5月20日,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为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法治保障。
连日来,我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回应企业涉法需求,在维护市场竞争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持续发力,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挥职能作用 规范执法行为
“这样的活动真是太及时了,让我们对民法典中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条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们知道了在经营过程中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延津县某企业负责人说。日前,延津县司法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辖区企业,开展“民法典宣传+涉企执法监督走访”活动,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围绕民法典中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合同履行、劳动用工、债务纠纷等法律条文进行详细解读,并与企业负责人深度座谈,核查相关执法部门是否存在问题,并对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关于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的相关规定进行详细讲解。
为进一步规范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近日,息县司法局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伴随式行政执法监督活动,以全流程伴随式监督,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活动中,工作人员坚持“随同不干扰、建议不干预”的原则,对执法人员的行政检查活动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针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工作人员及时向执法人员反馈,有效提升执法人员执法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为助力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优化法治供给 提升服务质效
“孙主任,您讲得真好,授课内容很契合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对我们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帮助很大。”5月22日,许昌幻象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安俊力听了河南君志合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孙会东的法治讲座后说。连日来,许昌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组织工作人员、律师,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与企业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以高水平的法律服务护航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大家放心,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为大家解决问题,为企业合法经营保驾护航。”近日,洛阳市司法局组织工作人员和律师开展送法进企业专题活动。活动中,律师围绕民法典合同编、侵权责任编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深入解读,通过案例解析,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并根据企业需求开展“法治体检”。在座谈交流环节,企业代表结合自己在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踊跃提问,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及仲裁人员、律师逐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市司法局还向企业赠送了与民法典、行政复议、仲裁等有关的法律知识宣传折页,为企业依法经营提供“法律工具包”。
加强纠纷化解 助力良性发展
“要不是你们,我真不知道这事啥时候能解决!”近日,开封市某公司负责人将一面写有“独立公正专业权威明德允公奉法高效”字样的锦旗送到开封仲裁委员会,对该委员会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前不久,该公司负责人前来咨询如何处理一起纠纷。了解情况后,开封仲裁委员会迅速启动“全链条护航”模式,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一方面优化流程,在法定审理时限内大幅缩短办案周期;另一方面,严格审查该起纠纷涉及的法律适用和证据认证问题,确保办理程序合法、实体公正。该委员会仲裁秘书主动加强与当事人的沟通,及时解答当事人的疑问,满足企业需求。在多方协同努力下,开封仲裁委员会用时1个多月,完成了案件裁决,赢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