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安排部署2025年 全面依法治市重点工作任务
发布日期:2025-04-08 信息来源: 依法治省办秘书处 责任编辑:史彦东 编  辑:史彦东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中央、省委法治建设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任务,压实责任,信阳市对2025年全面依法治市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努力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各项工作走深走实,为奋力实现“两个更好”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把牢法治建设正确方向。加强理论培训。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作为重点学习教材,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重点课程。深入研究阐释。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设立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项课题,力争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推动转化为法治信阳建设的强大动力和思路举措。开展宣传教育。结合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集中宣传教育,全面实施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

  二是加强党的领导,压实法治建设工作责任。拧紧责任链条。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扛稳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市委依法治市办要履行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职能,各协调小组以及各县(区)全面依法治县(区)委员会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合力。提升法治素养。领导干部要养成学法习惯,不断提高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以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最大化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的有机统一。强化督察考核。组织开展“一规划两方案”实施情况督察和评估,对重大任务、重点事项专人专职专责推进,推动纪检监察、法治督察、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行政执法监督在法治建设监督领域有效衔接,强化重大法治事件督察。加强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法治工作专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纵深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着力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政法铁军。

  三是聚焦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走深走实。加强地方立法工作。紧扣改革发展、民生改善等需要,扎实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重点围绕市场准入、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领域推进地方立法,发挥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民意直通车”作用,进一步健全立法征集意见工作机制,坚持“小切口”,用活“小灵快”,确保立发展之急、人民之需、务实管用之法。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积极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理顺法治政府建设体制机制。切实履行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职责,完善审查制度机制,研究起草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条例,促进依法办事、依法决策。强化执法监督,持续完善行政处罚等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化拓展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应用。扎实推进公正司法。进一步优化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构建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和体系,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河南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八五”普法收官和“九五”普法规划制定,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行“1+3N”普法模式(一部门+N部法律+N案例+N视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进一步畅通信访、网信、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三条通道,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坚决维护社会稳定。

  四是围绕中心大局,护航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清理与“放管服”改革不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活动,整治滥用监管执法权等突出问题,严查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公平环境的风腐问题。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完善改革决策、规范改革行为、推动改革进程、固定改革成果,着力推动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衔接。服务保障绿色低碳转型。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深入推进“河长+检察长”制,强化生态环保督察和监管执法,强化环境公益诉讼,强化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执法司法工作监督,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