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外地,怎么办理省内公证?”“上班族请假不易,如何解决这个群体的办证难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今年以来,省司法厅指导全省公证机构以“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为契机,从群众需求出发,在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跑路多”等问题上打出“组合拳”,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标准,让公证办理驶入“快车道”,用心用力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当事人办理公证业务的满意度。
延时服务解难题
“非常感谢咱们的工作人员为我们加班加点办理了公证,否则,我们的重要业务就耽误了。”近日,南乐县公证处的工作人员为当事人办理完委托公证后,当事人连连感谢。
事发当日中午12时,工作人员忙碌了一上午,准备收尾下班时,两名群众急匆匆地来到该公证处,急切地表示要办理委托公证。工作人员耐心倾听当事人公证事项,一次性告知要准备的相关资料。由于他们没有提前准备委托书,工作人员建议他们下午拿着委托书再来办理。可是他们下午一点半需要前往外地办事,这可怎么办呢?
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决定为他们延时办理。3名工作人员分工协作,用最快的速度为当事人办理了公证。
延时提供公证服务,是全省公证机构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省公证机构秉承公证为民的服务理念,先后推出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便民措施,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积极主动服务,得到了广泛赞誉。同时,全省公证机构秉承让办证群众少跑腿的原则,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针对确有困难不能到现场办理公证的群众积极开展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为老弱病残等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公证人员主动深入养老院、社区、医院、边远山区、厂房和工地等,为群众上门办理公证,快速主动满足社会各界对公证法律服务的需求。
热心服务暖民心
11月21日,焦作市众信公证处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前有一对中年男女踌躇不前,公证员王强发现后主动上前询问。原来夫妻二人想要办理儿子的房产继承手续。他们的儿子是一名边防警察,是因公牺牲的烈士,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
夫妻二人叙述完事情的经过,泪水早已淹没双眼。王强对夫妻二人表达了崇高敬意,并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了申请。因为他们提供的材料不齐全,王强表示可以启动容缺受理,随后补齐。办证过程中,夫妻二人询问如何减少办证费用,王强对各种费用支出进行了全面讲解。
由于其儿子的家庭关系在获嘉县,核实相关信息需要奔波,既费时又费钱。考虑到烈士家属的特殊身份,王强表示可以联系获嘉县公证处,由获嘉县公证处出具一份用于继承的亲属关系公证,这样可以减少一笔费用。随后,夫妻二人签署了公证材料。
11月25日,这对夫妻提交了亲属关系公证书,王强为他们出具了继承公证书。随后,王强积极提供一站式服务,又联系不动产登记部门为这对夫妻开通绿色通道,顺利办完了房产过户手续。事后,二人紧紧握住王强的手说:“谢谢你!”
近年来,全省公证机构积极践行崇法、尚信、守正、求真的宗旨,针对不同需求对相关业务实行繁简分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将公证服务关口前移,缩短办证周期。
为进一步提高公证服务质效,全省公证机构不断优化服务模式,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证法律服务的温暖,积极在市民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办证点,在乡镇司法所、社区、工业园区设立公证服务联系点,将公证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公证就近办;同时,在周末、法定节假日安排公证员值班、公布预约电话等,为工作繁忙的群众提供预约服务,实现公证服务“不打烊”。
远程服务更便利
“太感谢你们了,这次公证既节约了时间,又减少了金钱成本,让我体验了一回既温暖又快速的办证服务。”办完事后,卫女士向获嘉县公证处工作人员连连道谢,为工作人员连日来提供的高效便捷的服务点赞。
卫女士是获嘉县中和镇居民,其名下坐落在获嘉县红旗路的一处房产需更换不动产证书。因其在浙江宁波工作,无暇回来办理相关手续,卫女士的母亲便来到获嘉县公证处咨询,了解到公证处近期推出了远程视频公证业务。与工作人员沟通后,卫女士申请远程视频办理公证。
随后,获嘉县公证处主任李爱霞通过远程视频对当事人身份进行验证,对要办理的公证业务进行询问核实,告知公证流程,通过远程办证小程序让当事人签署相关公证资料。整个视频谈话过程进行了录制,与远程视频工作日志一同作为本次公证申办的证据材料留档备查。视频连线结束后,公证处快速审批,当日为当事人出具了公证书。
远程视频公证作为一种新兴的公证方式,优化了公证服务,有效地节约了当事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让公证服务更具人性化,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便利度和获得感。
近年来,全省公证机构结合当地实际,采取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机制,探索“容缺受理”与核实并举机制,落实减证便民承诺,主动调查核实,用行动诠释公证为民服务理念,积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