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暖人心 助残护残
发布日期:2024-05-21 信息来源: 河南司法行政在线 责任编辑:陶金 编  辑:陶金

  多平台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专业律师送法进社区、看望慰问困难残疾人……为进一步弘扬助残、爱残、扶残的新风尚,日前,全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落实司法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法在身边 助残护残”活动的通知》,广泛开展法援助残活动,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在扶残助残工作中的优势,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强宣传,扩大社会知晓率

  焦作市马村区法律援助中心联合马村区残联,共同开展以“法律援助 为残疾人的权益撑起一片蓝天”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讲座上,工作人员通过宣讲法律援助法、残疾人保障法、民法典等涉及残疾人的条款,帮助残疾人知晓其应有的合法权益以及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所能采取的维权途径。同时,对现场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

  美好生活,法律相伴。洛阳嵩县司法局联合县残疾人联合会、县法律援助中心、县公证处以及律师志愿者,开展以“用法用心用情 爱残助残护残”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并向残疾人及家属发放“法治礼包”。新安县司法局开展以“法律援助惠民生 扶残助残促和谐”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

  近年来,全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大力开展法律援助主题宣传和咨询活动,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持续加强对法律援助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工作事迹的宣传,切实提升法律援助知晓率,扩大法律援助的影响力。

提质效,提高群众满意度

  “要不是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我不会那么快拿到赔偿款”。提起商丘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市民贾某有着说不完的话。贾某肢体残疾,其妻子长期有病,生活比较困难。前不久,贾某与他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身体受伤严重,花费大量医疗费。该事故经交警处理,认定对方承担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但对方在支付部分医疗费后,拒不支付其应当支付的剩余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等相关费用。无奈之下,贾某来到商丘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了解案情后,立即启用绿色通道,指派经验丰富的律师办理。经过律师的努力,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对方当场把赔偿款交给贾某。

  近年来,全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畅通残疾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为残疾人提供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打造“法律援助关爱残疾”河南品牌,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2023年,全省共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1825件,受援残疾人2046人,提供法律咨询14526人次。2024年2月,省司法厅与省残联联合出台《关于设立河南省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意见》,由省法律援助中心在省残联设立河南省法律援助工作站。5月初,省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已建立。

优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

  “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吗……”近日,在郑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服务大厅,值班律师正在向一位坐着轮椅的来访者解释法律问题。

  为了提升群众法律援助的获得感,近年来,全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组建残疾人法律援助志愿队伍,优化对残疾人的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对残疾人法律援助事项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做到应援尽援。

  同时,简化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审批手续,全面推行经济状况告知承诺制,对无固定生活来源残疾人等群体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于核查经济困难状况。实行“容缺受理”机制,缩短工作时限。发挥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双号并行优势,不断提升12348热线服务能力和水平,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法律咨询服务,今年以来,已为325名残疾人提供劳动就业、婚姻家庭、社会保障等法律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