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地司法行政机关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发布日期:2023-12-19 信息来源: 河南司法行政在线 责任编辑:王天赐 编  辑:王天赐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周年。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司法厅关于组织开展“践行‘枫桥经验’ 助力平安河南”人民调解专项活动的部署要求,我省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凝聚力量,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开封

  近日,通许县司法局大岗李司法所所长王晨光收到该乡铁佛寺村村民曹某等人送来的一面锦旗。曹某等人对该所的调解工作表示感谢。

  2016年6月,河南某种植合作社与曹某等人约定,以每亩每年900元的价格租赁耕地,租赁期限为10年。前四年,双方均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但从第五年开始,合作社未按照约定向村民支付土地租金。

  对于村民来说,失去了土地租金就失去了生活来源,部分村民代表到大岗李司法所申请调解。由于该案涉及村民较多,大岗李司法所及时向大岗李乡党委、政府汇报,乡党委、政府和司法所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对村民进行走访调查,多次组织某种植合作社和村民代表进行调解。2021年6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某种植合作社承诺于10日内付清土地租金。

  但在执行过程中,该合作社只支付了部分村民的土地租金,还有部分村民多次催要无果。王晨光及时引导村民进入诉讼程序,并多次与市、县两级法律援助中心沟通,协调律师帮助村民整理法律援助申请材料、书写法律文书。该案经过法院判决,所有村民均拿到了土地租金。

  新乡

  近日,获嘉县司法局位庄司法所采用“四讲”矛调工作法,妥善化解一起租赁合同纠纷,解了某家居广场老板的燃眉之急,保障了五家商户的合法权益。

  2021年,浙江商人褚某在获嘉县北环路新建了一座家居广场。今年,李某等五家商户与褚某签下租赁合同,约定一次性交纳摊位租赁费33.7万元。但由于北环路路面整修,导致商户不能正常营业,五家商户以生意萧条为由,迟延支付租赁费,后又导致家居广场工作人员、保洁员及保安不能按时拿到工资,一连串问题造成各方矛盾激化。

  接到案件后,位庄司法所所长乔庆金从企业长期发展、互利共赢的角度出发,采用“讲法律、讲道理、讲人情、讲关系”的“四讲”矛调工作法,积极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经过耐心细致的劝解,褚某和五家商户最终达成协议:五家商户同意履行合同,但对于家居广场人为停电等造成的损失,家居广场减免6%的费用作为补偿。至此,这起租赁合同纠纷圆满解决。

  焦作

  “我们是河北的,在你们这里受欺负了,你们管不管?”6月12日一大早上,一对情绪激动的夫妇来到温县招贤乡司法所,急切地对调解员说。

  原来,两人是河北定州人,男士陈某组织了五辆小麦收割机车队,在收割招贤乡单村小麦的时候,中间人张某让陈某只收割小麦,不粉碎秸秆,张某另外联系他人来把未粉碎的秸秆运走,从中赚取抽成。但此人仅运了一车秸秆便不再出现,导致秸秆未粉碎散落在地里,影响了农户下一步的玉米播种和灌溉,因此农户不愿意支付约定的一万元收割费。

  调解员认真倾听了陈某夫妇的陈述,安抚二人情绪。随后协调乡政府相关负责人、派出所、单庄村村委会干部等联合解决问题。“在调解时,因陈某夫妇激动情绪,我们采取忍让和尊重的策略,认真听取他们的诉求;劝解农户时,我们换位思考,引导农户理解陈某夫妇路途遥远、急于归家的焦虑心态,用情用理进行调解,收到了良好效果。”招贤乡司法所所长孙瑞娜说。

  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当天下午两点,双方握手言和。

  信阳

  “工资拿到了,我这心可算是放到肚子里了。”近日,王某某高兴地说。

  2018年,王某某经熟人介绍,在陈某某的工地上做工,一共应得工钱1.24万元。后经王某某多次讨要,陈某某于2022年支付了2000元,余下工资一直拖欠不给。无奈之下,王某某到光山县司法局文殊司法所反映问题,申请文殊乡调委会给予帮助。

  文殊乡调委会受理此纠纷后,及时展开调解工作。调委会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多次与陈某某、王某某沟通,释法说理。最终,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友好的基础上协商一致,达成调解协议:陈某某于2023年12月底前支付王某某劳动报酬款4000元,2024年3月30日前支付王某某劳动报酬款3000元,2024年8月30日前支付王某某劳动报酬款3400元。目前,王某某已顺利拿到第一笔劳动报酬。

  驻马店

  近日,驻马店市平舆县司法局双庙司法所受理一起土地纠纷,双方争执不下,都说土地归属于自己。村委会多次主动参与调解,但效果并不理想,便寻求司法所帮助。

  司法所接到调解申请后,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赶到前张村委进行入户走访,并询问了左邻右舍对此事的看法与意见。通过查看土地使用证、现场测量土地,调解员发现的确是张某越过耕地界多占了李某家一垄耕地。

  调解现场,调解员采取“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从法、理、情的不同角度多次做双方当事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思想工作,张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李某也认识到邻里之间和气为贵,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至此这“一垄耕地”纠纷得到妥善处理,及时消除了矛盾纠纷隐患。

  本次纠纷的成功调解,是双庙司法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次具体行动,切实为推进“三零”创建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