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是北宋年间集政治、教育、公检司法为一体的综合性办公机构。
走进开封府正厅,面前竖着一块巨石,上书三个大字“公生明”,意思是只有恪守公正,才能做到明察秋毫,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司法公正观念的象征。
绕过巨石,能看到太宗皇帝御笔题写的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意思是,你们的俸禄都来自底层百姓的血汗。身居高位,欺压百姓是容易的,却瞒不过悠悠苍天。
这里就是“厅事”,也就是俗称的“大堂”,是公开审理案件,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大堂左右设有陪审人员落座的位置,相当于现在的合议庭,可见当时的司法诉讼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包公西侧,就是开封包公祠,构成“东府西祠”的格局。主体建筑为仿宋风格的古建筑群,既有北方建筑风格的宏伟壮观,又不乏江南园林的清新雅致。
民间传说,他铡国舅、铡驸马、铡贪官污吏,甚至连圣旨也能对抗。这些传说肯定有艺术加工的成分,真实的包拯是怎样的呢?据史料记载,包拯为官20多年,凭一己之力降职、罢官、法办的贵戚重臣就不下30人。为了一个案件,他能连奏十数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赈灾黎,求民隐,断关节,秉政清廉,中原百姓思贤尹;平冤狱,抑豪强,惩污吏,执法严峻,天下几人似我公。
这副楹联,就是对包拯品格、功勋的真实写照。
从开封府,到包公祠,大批文物、史料和各类展品,彰显了我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司法文化,激励我们向先贤学习,守护公平正义和法律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