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聚,为推进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建设凝聚智慧
发布日期:2021-12-14 信息来源: 法治调研督察处 责任编辑:许恺 编  辑:许恺

  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离不开法治的护航。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7周年。近日,中共河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省司法厅组织召开研讨会,邀请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生态环境厅、河南黄河河务局、省社科院、河南工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科学制定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建设规划,保障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据介绍,“七五”普法期间,我省形成了以“一红一黄”为主的优秀法治文化阵地(大别山红色法治文化带和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八五”普法期间,我省将立足河南传统与当代丰厚的法治文化底蕴,构建“两纵一横”法治文化带,着力打造“东南西北纵横交错、红黄青绿精彩纷呈”的法治教育阵地集群。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不同专业领域,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省委宣传部宣教处四级调研员张玉坤认为,我省应当加强顶层设计,沿线地市都要提高站位,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好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建设。

  河南黄河河务局水政与河湖处二级调研员王庆伟介绍了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的建设经验。他建议,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应以基地建设为支撑打造亮点,并依托基地,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公众参与,从而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省生态环境厅法规处副处长董小全从立法方面提出了建议。他说,目前《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草案)》已提请省人大审议,应加快推进相关立法及普法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建设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省水利厅政法处一级主任科员张献民表示,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的建设要注重特色,将其本身的特点突显出来,如移民文化、生态保护、文物保护等特点。

  焦作市司法局二级调研员刘晓战说,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建设战线长,从省级层面制定规划很有必要,可以避免重复投入、内容雷同等问题。

  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院长张道许表示,文化需要有载体,建议在南水北调沿线设置场馆、基地等作为载体,进一步弘扬法治文化。

  郑州、平顶山、南阳、安阳、鹤壁等地介绍了目前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建设所做的一些探索。

  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鲁建学在总结讲话时指出,建设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是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服务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见》、河南省法治社会实施方案、“八五”普法规划和决议部署,构筑全国法治文化新高地的实际行动,意义重大、十分必要。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借鉴黄河法治文化带建设的成功经验,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主动对接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战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建设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

  鲁建学强调,要立足各地实际,优化项目举措,统筹协调推进环保、生态、法治等功能建设,不断完善“连点成线、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空间布局,壮大规模效应。要坚持“共商规划、共建设施、共享成效”的原则,加强司法行政与水利、南水北调主管部门、沿线党委政府之间的联系配合,调动各地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形成协调联动、各展所长、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打造法治建设全国知名品牌。要深入挖掘南水北调沿线的红色法治文化、传统法律文化丰富资源,推动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风景线,更好服务群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