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省司法厅动员全省普法宣传力量,运用各类媒体,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全时空”宣传矩阵,开展救灾防疫普法宣传,为灾后重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汇聚法治力量。
线上,动动手指即可看普法短视频、找专业律师免费咨询;线下,随处可见疫情防控宣传挂图,卡点变身普法宣传站点……如今,在全省各地,“菜单式”普法和“点单式”法律服务,正在助力群众跑出救灾防疫“加速度”。
答疑解惑:“法治良方”助力定分止争
暴雨导致小区地下车库进水,车辆被泡如何维权?因疫情防控被集中隔离,工资能否照常发……一连串的问题,都关乎民生。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省司法厅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各部门全面依法履行职责,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救灾防疫工作,自7月20日以来,先后制作推出《防汛救灾法律问题指引》《新冠肺炎防控法律问题解答》等电子图书资料,通过互联网、微信等平台推送,群众通过识别二维码即可一键下载,实用又好用。
安阳、开封、周口、新乡、三门峡等市司法局与当地律师协会,编制《防汛救灾法律问题指引》等知识手册,将防汛救灾可能涉及的人身财产权利保护、合同违约责任等法律问题逐一列出,通过“一问一答一法律依据”的方式进行解读,引导各级各部门以及群众充分运用法治手段,依法、妥善化解矛盾纠纷。“这比我在网上搜索靠谱多了。”滑县群众张超的两辆车都在暴雨中被泡,与物业商讨赔偿事宜前,他先浏览了当地司法局的法律问题指引,心里有了底。
“谢谢律师给予的专业指导……”8月11日,在漯河市司法局组建的“公益普法课堂”微信群里,刚刚解决完合同纠纷的网友“飞天”向群主、河南信鼎律师事务所律师胡亚萍表示感谢。“公益普法课堂”微信群是2020年初疫情吃紧时成立的,旨在为群众在线解答法律疑问。今年7月以来,群内咨询量增大,胡亚萍组织律师,在做好日常普法的同时,及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一对一做好案事件分析指导。“我从这个群里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细致专业的法律服务,赢得众多粉丝称赞。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群内人员由最初的20余人涨至398人。
今年8月初,因疫情滞留外省的开封市苹中社区居民王女士家中水管突然漏水,积水渗到了楼下邻居家,双方产生矛盾。苹中社区法律顾问、河南汴睿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冰和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查看漏水情况,展开线上调解。最终,这起纠纷圆满化解。陈冰在“法律顾问之家”微信群中推送了这一案例,并配发相关法律条文供居民学习。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开封市有400余名和陈冰一样的村(居)法律顾问,利用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工作群、“法律顾问之家”微信群等进行普法宣传,累计推送疫情防控法治宣传信息2000余次,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170余次。
线上全覆盖:汇聚强大法治力量
“快和我一起点亮法治火种,助力救灾防疫吧!”近日,郑州市二七区淮河路街道居民王先生的朋友圈被这条信息刷屏。他点开链接,发现这是一封助力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的倡议书。“我点亮了第129969颗法治火种,我一定会自觉响应倡议,为救灾防疫贡献自己的力量。”王先生将活动链接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
8月12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通过“河南普法在线”微信公众号,面向全省干部群众发布倡议书,并开展“点亮法治图标汇聚法治力量”网上互动接力活动,号召全省干部群众全面落实救灾防疫工作部署。活动中,近15万人次参与点亮法治图标,并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救灾防疫法治海报。
此外,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还在“河南普法在线”微信公众号开设“战洪抗疫”“一图读懂”“热点普法”“基层动态”等专栏,宣传防汛救灾、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基层法治工作者在抗洪战疫一线的感人事迹。7月20日至8月24日,“河南普法在线”共推送微信公众号内容26期117篇,其中涉及抗洪救灾内容34篇、疫情防控内容49篇,总阅读量40余万次。
“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我们运用智能化手段,创新普法宣传线上模式,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和网络社交手段,全方位开展普法宣传,汇聚了助力防汛救灾的强大合力。”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说。
安阳市普法办与市律师协会联合录制“防灾减灾·复工复产”系列法治宣传视频,在官方抖音平台和微信公众号上展播;驻马店市司法局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出《战疫普法日记》等多个H5产品,增强趣味性与互动性;开封市司法局依托《宋都调解》法治电视栏目,制作播出《科学防控依法防控》“微普法”系列节目近10期;灵宝市司法局创作快板、三句半、戏曲等法治文艺作品,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来网友自发模仿……我省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在新媒体矩阵中大放异彩,百花齐放,爆款产品频频“出圈”,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线下不停:歇入脑入心有新招
线上宣传如火如荼,线下宣传同样不能放松。如何在减少聚集接触的情况下开展线下宣传,成了广大普法工作者面临的难题。除了在主要路口、小区出入口醒目位置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海报外,我省各地普法人员创新形式,让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到户到人、入脑入心。
“确诊病人、病原携带者拒绝隔离治疗或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连日来,在登封市大金店镇金西村的疫情防控卡点,一只大喇叭循环播放疫情防控法律知识,过往村民不时驻足聆听。如何在做好卡点执勤的同时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宣传,登封市司法局给出了答案。该局安排专人录制法治音频,在工作人员值守的楼院、路口、高速站口,利用喇叭循环播放防控疫情法律知识,引导群众依法防疫,取得了良好效果。
无独有偶,方城县司法局、普法办同样把疫情防控卡点变成普法宣传的站点,组织工作人员将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和疫情防控政策印成宣传彩页,分发到小区疫情防控卡口和许平南高速公路方城县收费站疫情防控卡点,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在广大农村,普法“大喇叭”成了线下疫情防控宣传的主阵地。漯河市普法办联合法学会,组织政法干警、律师、公证人员等,成立沙澧法治使者团队,录制音频普法节目,通过驻村第一书记传送到分包乡村,利用“大喇叭”循环播放,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学到法律知识。村干部反映,普法节目不仅为维护乡村疫情防控秩序营造了良好氛围,还促进了村民依法依规解决矛盾和难题,维护了基层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