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普法清单“精准画像” 让法治宣传“滴灌”到基层
发布日期:2025-09-26 信息来源: 映象网 责任编辑:吴亚伟 编  辑:吴亚伟

“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直到社区工作人员拿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手册,结合咱们平时网购维权的事儿讲解,才知道遇到问题该咋找法。”近日,济源示范区沁园街道居民李女士的话,道出了当地群众对普法工作的新感受。这一变化的背后,源于济源示范区《各单位各部门“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的落地实施。

济源:普法清单“精准画像” 让法治宣传“滴灌”到基层

此前,济源部分单位在普法工作中存在“边界模糊、内容笼统”的问题:有的单位不知“该普什么法”,有的不知“该对谁普法”,导致普法内容与群众需求“错位”,效果大打折扣。为破解这一难题,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历时两个月调研梳理,结合各单位职责变动和法律立改废情况,动态编制并印发了《普法责任清单》,为普法工作装上“导航仪”。

这份清单绝非“一刀切”的模板,而是兼具“共性”与“个性”的精准方案。清单中,5大项共性责任明确要求所有单位将宪法、民法典等基础性法律作为普及重点,确保法治宣传“不跑偏”;同时,为66家普法成员单位“量身定制”个性清单——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普及《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针对商户、消费者开展宣传;住建部门聚焦《物业管理条例》,走进小区解疑答惑;教育部门则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把法治课搬进中小学课堂。

“普法不是简单发手册、贴标语,得让群众听得懂、用得上。”济源示范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负责人介绍,清单在实施中强调“分类施策+创新形式”双管齐下。在线下,各单位结合职能开展“靶向宣传”:税务部门在办税大厅设置“普法角”,现场解答个税申报、社保缴费等法律问题;交通部门在汽车站开展“交通安全法规进站点”活动,用案例讲解乘车维权知识。在线上,各单位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推出“普法微课堂”,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短视频、漫画,让群众随时随地学法律。

更关键的是,济源将普法融入执法、管理、服务全过程,实现“嵌入式”普法。市场监管部门在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案件时,不仅对商家依法处罚,还组织周边商户召开“以案释法”会,讲解违法后果;人社部门在处理劳动纠纷时,同步向劳动者和企业普及《劳动合同法》,引导双方依法维权、守法经营。“以前执法是‘罚完就走’,现在既解决了问题,又教会了我们懂法守法,这样的普法我们欢迎。”济源某商超负责人王先生说。

如今,济源的普法工作已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据统计,《普法责任清单》实施以来,各单位累计开展线下普法活动230余场,线上推送普法内容500余条,覆盖群众超15万人次,群众法律咨询满意度较去年提升21%。下一步,济源示范区将定期对各单位清单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推动法治宣传真正扎根基层、惠及群众,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基石。(通讯员:连欢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