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门峡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墙上,挂着一面镌刻着“依法为民解难事,法律援助暖人心”的锦旗。金色的字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一笔都承载着一个残疾少女家庭重获希望的泪水,也记录着一场跨越重重阻碍的正义之战。
故事的主角,是患有婴儿痉挛症的一级残疾的少女王某莹。一纸“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判决,早已让她的世界充满阴霾,而父亲王某峡的突然病逝,更让这份阴霾雪上加霜——本可作为她“救命钱”的遗产,被其他继承人紧紧攥在手中,母亲李某霞拿着女儿的诊断证明,在法律援助中心的日光灯下,连叙述都支离破碎:“他们说领了公积金...具体多少不清楚...”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继承纠纷,而是关乎一个残疾孩子生存权的保卫战。三门峡市法律援助中心迅速将案件指派给经验丰富的崔律师和宁律师。面对迷雾重重的遗产去向,崔律师果断找到突破口:“查银行流水!它是最诚实的账簿。”
当律师手持调查令走进银行,冰冷的数字开始吐露真相:被悄然转移的22万余元公积金只是冰山一角,父亲去世时的账户余额、单位后续支付的抚恤金,甚至一笔近20万元的证券转款,都被一一挖出。另一边,宁律师直奔王某峡生前单位,将社保一次性待遇、企业年金等财产尽数查清——87万余元!这个惊人的数字第一次完整地呈现在阳光下,每一分钱,都连着王某莹活下去的希望。
法庭上的交锋接踵而至。王某鉥的监护人任某锁以“多年照顾王某峡”为由强势介入,要求多分遗产。崔律师当即亮出法律之盾,援引《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条明确指出:“法定继承人仅有三人:王某先、王某莹、王某鉥!”一句话,为王某莹的维权筑牢了根基。
真正的博弈,聚焦在遗产分配比例上。宁律师将王某莹厚厚的病历与残疾证郑重递到法官面前,声音里满是对生命尊严的坚守:“法官,这个女孩从百日起就被病魔禁锢。《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第二款不是冰冷的文字——它要求我们向深渊中的生命伸出法律之手!”
庭审中的一个意外转折,却为僵局带来了转机。任某锁主动提出分割婚姻存续期间房产的首付款份额(约7.5万元)。崔律师和宁律师敏锐地捕捉到各方当事人血脉里的联结,果断建议从“法庭对抗”转向“调解协商”。在法院的主持下,他们一边坚守“王某莹应获法律倾斜”的底线,一边体谅任某锁独自还贷的付出,也顾及老人王某先的处境,用法理疏导分歧,用情理化解矛盾。
2023年寒冬,一份温暖的调解协议书终于落笔:王某莹成功获得336666元遗产。当李某霞颤抖着签下名字时,隐忍许久的泪水终于决堤。这笔迟来的“救命钱”,穿透了层层阴霾,为王某莹的未来撑起了一片法律的晴空。
如今,那面锦旗依然挂在法律援助中心的墙上。它见证着律师们从银行流水里寻真相、在法庭上据理力争的坚守,也见证着法律如何用专业与温情,为困境中的人点亮希望。这不仅是一场遗产继承的胜利,更是正义永不缺席的证明——当弱者需要庇护时,法律援助始终会成为那道最坚实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