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3061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17 信息来源: 法制审核处 责任编辑:葛辉 编  辑:葛辉

对省政协十三届次会议1330613提案的答复

 

张武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涉企行政检查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提案”收悉。经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涉企行政检查是政府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维护经济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具有保障公共利益与安全、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企业合规经营等重要作用,是法律法规赋予行政部门的法定职责。但当前涉企行政检查仍存在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性大以及任性检查、运动式检查、以各种名义变相检查等突出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将不必要的检查减下来,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迎检负担,提高检查质效,打造更优营商环境,202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作出了系统全面的规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意见》要求,把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纳入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今年4月份,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目标、做法、完成时限及责任单位,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河南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梳理行政检查事项公布行政检查标准。省司法厅严格落实《实施意见》规定,目前正在组织、指导省直各行政执法单位开展行政检查事项梳理工作,进一步明确行政检查的职权和范围。各地、各有关部门也要相继开展此项工作。省、市级有关主管部门要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公布行政检查标准3个月内,参照国家标准制定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设定的本领域行政检查事项的检查标准,并向社会公布。

(二)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一是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2020年,省司法厅指导各地、各部门及时制定、修订裁量权基准并在司法行政部门及执法部门网站进行公示。2023年组织全省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专题培训班,省市县三级行政执法部门业务负责人7000余人参加,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裁量权基准的制定管理和适用。2024年结合我省实际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规范行政裁量权制定职责权限、程序、内容。指导省委网信办、省体育局、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医疗保障局等省直部门和省辖市制定、修订、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培训提高执法人员运用行政裁量权基准解决执法问题的能力。我省现行有效的行政裁量权基准文件230余件,实现了常用行政处罚事项全覆盖,从源头上有效规范了裁量权的行使,减少了执法争议,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提升了执法公信力。二是推行建立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制度。2022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行政执法 服务当前重点经济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行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制度建立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事项清单制度,防止小过重罚,为企业发展努力打造一个包容有序、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四张清单”典型案例评选活动,2024年公布了涵盖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医疗保障、市场监管等重点执法领域的9个典型案例,引导各地各部门学习借鉴深化“四张清单”应用效果,持续推动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执法长效工作机制运行。

)加强行政检查统筹,防止重复检查、多头检查。推行“综合查一次”,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我省已于2019年成立了由27个部门组成的省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市场监管局,推动全省形成“政府领导、市场监管部门牵头、部门推进、市县落实”的领导机制。2020年以来,每年年初统筹制定年度省级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计划,为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供操作依据和行为规范。2025年3月制定并印发《2025年度省级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涵盖保安行业相关单位抽查、人力资源市场监督抽查、成品油零售企业监督检查、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单位抽查等12个领域,涉及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商务、文化和旅游等9个发起部门,有效避免多头重复检查。2025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领域各相关部门利用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完成部门联合抽查任务567个、完成检查对象1191户。推行简单事项“一表通查”,推动行政执法机关检查数据通过省大数据平台“一网通享”,实现检查结果互认共用,提升行政检查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四)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等工作。
一是推动一体化监管平台建设。基本建成省一体化监管平台(省级部分)。建设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录入认领、发起跨部门任务等工作开展。二是推进平台对接联通。打通省市场监管局、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市场监管平台,可保障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跨部门协同监管。三是统筹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以省跨部门综合监管第一批重点事项为突破口,协同教育、住建、应急等部门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和服务手册。目前已完成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自建房安全、城镇燃气安全等17项跨部门监管方案编制。覆盖建筑、燃气、危化品等高危领域。四是加快建设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现已完成基础平台搭建及试点应用,初步实现执法事项和执法流程的标准化。计划完成全省行政执法事项梳理工作后,形成全省统一的行政执法事项库,并向省内行政执法办案、行政执法监督、“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信用河南”等行政执法相关业务系统提供执法事项数据。五是2024年6月省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办案系统全面上线,通过全流程办案,进一步规范综合执法业务流程,减少人为干预,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减少重复取证和文书流转时间。

(五)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实现执法温度与力度并重。省司法厅出台服务指导、情况交流、督促检查、分析评价等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四项工作制度,以工作闭环管理推动工作落地。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逐步建立行政指导、行政调解、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等多项柔性执法制度,广泛推行有温度的执法。组织两届全省服务型行政执法微电影、微视频征集活动,近1000万人次对作品点播投票,社会反响良好。在命名296个示范点、119个标兵基础上,持续开展“结对子、传帮带”活动,近3年共帮扶398个单位提升执法水平。省市场监管局成立了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深入推进执法理念从“管制本位”向“服务融合”转变,执法方式从“简单粗放”向“综合精细”转变,执法路径从“单向发力”向“多元治理”转变。2025年,制定印发了《全面推行服务型执法助力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入践行监管为民理念,规范执法行为,在全系统全面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

(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行政执法质效。省司法厅连续三年组织全省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25000余人参加司法部举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取得良好培训效果,培训组织工作获得了司法部的充分肯定。每年组织省直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公共法律知识网络培训考试,全省每年培训行政执法人员达22万余人次,对考试不合格或不符合持证条件的人员及时注销执法证件。2022年组织基层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相关省直部门和各地组织专题培训2700余场次,实战演练1200场次。实地指导信阳、焦作、鹤壁等地岗位练兵工作,促进基层执法人员筑牢规范执法意识、提升执法能力和业务水平。2024年,采用网上网下结合、理论与实务并重、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公共法律知识、专业法律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完成全省行政执法人员全员轮训工作,全方位提升培训实效。2025年,组织开展全省行政执法证件换发工作,以“大换证”为契机,对全省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和考试,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队伍素质。

(七)加强执法监督,全面推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省司法厅指导各地分级开展全覆盖、拉网式自查,发布《河南省征集涉企执法问题线索公告》,开通“河南省征集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平台”收集问题,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突破“事后监督”传统模式,推行常态化执法监督,推广“监督+服务”模式,全流程、全方位、常态化、长效化规范行政检查行为。创新“主动式”“驻站式”“伴随式”“访谈式”“测评式”监督,通过主动上门监督,全程跟踪执法活动,与关键少数、一线执法人员、企业群众深入交流,开展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能力评价。聚焦“关键少数”“执法规范”“执法人员”“执法行为”,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落实《实施意见》,聚焦涉企行政检查突出问题,对涉企行政检查进行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规范管理,确保涉企行政检查于法有据、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精准高效,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尽可能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为企业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注重统筹协同,大力推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取得实效。注重统筹协同,把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有效衔接,与实施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一体落实,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不断优化我省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是强化培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能力素质。持续开展实战演练、练兵比武活动,指导执法人员掌握执法技能,规范执法的全流程、各环节。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立足“放管服”、兼顾“法理情”、把握“时度效”,统筹行政执法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积极推动市场监管双随机抽查事项“内部整合、外部联合”,建立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对跨部门双随机监管的统筹协调,以推行“一业一查”为导向,统筹编制《2025年度省级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推动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积极推动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运用到市场监管领域各专业监管事项当中,进一步提升监管有效性。帮助、支持我省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本行业领域专业信用风险分类模型,运用于双随机监管。持续完善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制度,从源头帮助企业防范化解违法风险。健全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持续完善失信约束和联合惩戒机制。进一步优化信用修复机制,加强信用修复告知和指导,助力企业高效便捷重塑信用。

四是加强数字化建设,深化跨部门综合监管。依托省一体化监管平台,实现我省监管事项“三单融合”,进一步按需对接各地各部门监管业务系统,保障行业主管部门跨部门综合监管落地实施,为构建我省最优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非常感谢您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20257月11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