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3060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17 信息来源: 法制审核处 责任编辑:葛辉 编  辑:葛辉

对省政协十三届次会议第1330603号提案的答复

 

李艳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助推平安河南建设的提案”收悉。经与省财政厅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强调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省司法厅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牵头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总量和质量。相继出台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方案、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服务规范等文件,全省各级司法行政在制度创新、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等领域持续发力。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等法律服务行业长足发展,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深度融合,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基本建立,服务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全省已建成18个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64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460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5.2万个村(社区)公共法律务工作室,选配1.34万名法律服务人员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全覆盖。结合法律服务资源特点和群众需要,相关法律服务业务“应驻尽驻”,实现“只进一扇门、能办多件事”。建成省级统筹、市县联动的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一体化呼叫系统,设置坐席90余个,提供全年“7×24小时”服务,解答群众咨询50余万次,热线接听率99.36%,满意率99.99%。推进智慧法律服务网建设,实现群众法律需求“一端发起、三台响应”。2024年全省办理公证41.6万件,司法鉴定18.2万件,仲裁1.53万件,公共法律服务在全面依法治省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省财政厅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给予大力支持。近年来,按照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2020年4月印发的《河南省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强经费保障。将法律援助、村(居)法律顾问、司法所和人民调解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将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等要求,积极推进相关工作落实。2021年12月,省财政厅、省司法厅联合印发《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实施办法》,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指导性目录,进一步优化资金支出结构,提升服务效能。2021年,将法律援助、村(居)法律顾问和人民调解等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2021年至今,省财政共通过政法转移支付安排司法行政机关补助资金17亿元,由各地统筹用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支出。但正如您所提到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还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专业化精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您提出的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财政厅等部门,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推进落实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服务规范,将市级平台建设成集资源统筹、指挥调度、产品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县级平台打造成面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主阵地。将乡、村平台打造成就近服务的“一线窗口”,强化以市带县、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完善涵盖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纵贯市县乡村的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建立“12348”热线与“12345”热线平台信息共享、联动服务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知晓率和影响力。

        二是加强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在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进驻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推进普法、公证、仲裁等职能应驻尽驻。综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推进线上服务延伸至基层一线。围绕低收入群体、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老年人、青少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法律服务需求特点,开展“一群体一品牌”专项活动。完善经济困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动法律援助覆盖至低收入群体。完善新入职律师到基层司法所实践锻炼工作机制。

        三是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有针对性地拓展深化法律服务领域、创新法律服务方式。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基层治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大力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在产业集聚区、各类园区等企业集聚的区域,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与企业积极对接,通组织法治体检、开展法律讲座等方式提供专业服务,拓展涉企服务。开展公证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推进高水平司法鉴定机构建设,指导郑州、洛阳打造高水平国际商事仲裁机构。

        四是加大公共法律服务补助力度。加大对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的财政保障,督促市县财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探索建立政府资金为主导、社会投入协同、公益捐赠辅助相结合的经费保障体系。

非常感谢您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20257月11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