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30440号提案的答复
李晴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律师队伍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司法厅积极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已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组织引导全省律师广泛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
一是组织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和处理、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充分发挥律师职业优势和第三方作用,2021年以来选派2万多人次律师在公检法、信访部门等单位参与信访接待和处理工作,接待和处理案件近4万件,协助相关部门维持信访秩序,引导信访群众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诉求、依靠法律手段解决纠纷、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开展律师参与城市管理执法工作,2021年以来选派516名驻队律师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提供法律服务,参与处置1669件城管执法事件,引导城市管理相对人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二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开展律师调解工作。全省各地在人民法院、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等设立各类律师调解工作室596家,律师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加强衔接联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势互补。3581名律师调解员凭借扎实的法律知识和卓越的沟通技巧调解案件,将问题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诉讼前端,有效避免了矛盾的激化与升级,切实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国律师》杂志以《聚焦中原律师调解的五组镜头》为题,用5个整版介绍了河南律师参与调解工作有关情况。
三是持续开展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全省选派以律师为主的1.44万法律服务人员担任村(居)法律顾问,村(居)法律顾问通过“六防六促”专项行动、服务“三夏”生产和“粮食安全”、“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等,参与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基层群众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国律师》《法治日报》《河南法制报》等媒体先后对河南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进行深度宣传报道,省政府对此项工作予以通报表扬。工作开展以来,全省村(居)法律顾问保持全覆盖,建立微信服务群4.5万多个,参与调解矛盾纠纷25.3万多件。
四是在全国率先开展新入职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试点工作。分两批从695家律师事务所选派1345名新入职律师到933家司法所进行实践锻炼,新入职律师积极协助司法所调解基层矛盾纠纷。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贺荣同志专门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河南做法。司法部专门印发简报,在河南召开专题推进会予以介绍推广,我省4家单位1名个人在会上作交流发言。《法治日报》《中国法治》等媒体对此项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司法部微信公众号以《新律师司法所成长记》为题连续发文报道。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省新入职律师共参与调处矛盾纠纷1.12万件。
五是组织律师事务所开展“万所联万会”活动。积极与省工商联沟通对接,深入贯彻落实《司法部 全国工商联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建立“万所联万会”机制的意见》相关工作部署,搭建律师服务民营企业新平台,推动677家律师事务所与1054家省市工商联所属商会、141家县级工商联建立联系合作机制,深化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工作。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商会加强日常联络和信息交流,积极参与涉民营企业政策咨询、决策论证等活动,定期为商会会员企业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提供法律咨询,协助商会制定行业规范、处理涉法事务、调解矛盾纠纷等,助力商会及会员企业提升依法治理能力,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下一步,省司法厅将持续组织引导律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是积极配合公检法、信访、城市管理等部门,持续选派专业能力过硬、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律师协助相关部门开展信访、行政执法工作,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避免矛盾纠纷。二是与法院强化沟通协助,进一步完善律师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制度和操作程序,在审查期限、审查程序和申请费用等方面给予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律师调解员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常态化培训机制,在保障律师调解公信力的同时,充分调动律师参与积极性。三是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有效覆盖,适时修改完善相关政策文件,加强经费保障、人员配备和业务指导,引导广大律师全方位参与诉源治理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四是深化新入职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工作,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推广落实《新入职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考核评估办法》各项要求,持续发挥新入职律师职能作用,协助调处基层矛盾纠纷。五是常态化开展“万所联万会”活动,引导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在合规管理、风险防范、纠纷化解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加及时、专业、贴心、周到的法律服务和有力法治保障。
非常感谢您对律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202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