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3011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17 信息来源: 法制审核处 责任编辑:葛辉 编  辑:葛辉

对省政协十三届次会议1330114提案的答复

 

李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合理安排政府部门入企检查  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的提案”收悉。经与相关单位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涉企行政检查是政府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维护经济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具有保障公共利益与安全、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企业合规经营等重要作用,是法律法规赋予行政部门的法定职责。但当前涉企行政检查仍存在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性大以及任性检查、运动式检查、以各种名义变相检查等突出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将不必要的检查减下来,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迎检负担,提高检查质效,打造更优营商环境,202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作出了系统全面的规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意见》要求,把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纳入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今年4月份,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目标、做法、完成时限及责任单位,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河南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一、认真落实《实施意见》,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一)公告行政执法主体。《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实施行政检查的主体必须具备法定资格。目前,省司法厅正在起草省级行政执法主体公告,同时指导市、县分级开展行政执法主体公告工作。

(二)梳理行政检查事项。省司法厅严格落实《实施意见》规定,目前正在组织、指导省直各行政单位开展行政检查事项梳理工作,进一步明确行政检查的职权和范围。各地、各有关部门也要相继开展此项工作,并向社会公布。

)加强行政检查统筹。推行“综合查一次”,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我省已于2019年成立了由27个部门组成的省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市场监管局,推动全省形成“政府领导、市场监管部门牵头、部门推进、市县落实”的领导机制。2020年以来,每年年初统筹制定年度省级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计划,为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供操作依据和行为规范。2025年3月制定并印发《2025年度省级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涵盖保安行业相关单位抽查、人力资源市场监督抽查、成品油零售企业监督检查、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单位抽查等12个领域,涉及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商务、文化和旅游等9个发起部门,有效避免多头重复检查。2025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领域各相关部门利用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完成部门联合抽查任务567个、完成检查对象1191户。省生态环境厅严格落实检查计划和“双随机、一公开”要求,杜绝随意执法和选择性执法;落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制度,减少对列入正面清单企业现场执法检查次数;推动非现场监督执法方式,通过非接触、无打扰式执法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推行简单事项“一表通查”,推动行政执法机关检查数据通过省大数据平台“一网通享”,实现检查结果互认共用,提升行政检查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四)加强执法监督。省司法厅指导各地分级开展全覆盖、拉网式自查,发布《河南省征集涉企执法问题线索公告》,开通“河南省征集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平台”收集问题,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突破“事后监督”传统模式,推行常态化执法监督,推广“监督+服务”模式,全流程、全方位、常态化、长效化规范行政检查行为。创新“主动式”“驻站式”“伴随式”“访谈式”“测评式”监督,通过主动上门监督,全程跟踪执法活动,与关键少数、一线执法人员、企业群众深入交流,开展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能力评价。聚焦“关键少数”“执法规范”“执法人员”“执法行为”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二、多措并举提质增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一是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2020年,省司法厅指导各地、各部门及时制定、修订裁量权基准并在司法行政部门及执法部门网站进行公示。2023年组织全省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专题培训班,省市县三级行政执法部门业务负责人7000余人参加,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裁量权基准的制定管理和适用。2024年结合我省实际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规范行政裁量权制定职责权限、程序、内容。指导省委网信办、省体育局、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医疗保障局等省直部门和省辖市制定、修订、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培训提高执法人员运用行政裁量权基准解决执法问题的能力。我省现行有效的行政裁量权基准文件230余件,实现了常用行政处罚事项全覆盖,从源头上有效规范了裁量权的行使,减少了执法争议,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提升了执法公信力。二是推行建立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制度。2022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行政执法 服务当前重点经济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行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制度建立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事项清单制度,防止小过重罚,为企业发展努力打造一个包容有序、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四张清单”典型案例评选活动,2024年公布了涵盖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医疗保障、市场监管等重点执法领域的9个典型案例,引导各地各部门学习借鉴深化“四张清单”应用效果,持续推动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执法长效工作机制运行。

(二)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省司法厅出台服务指导、情况交流、督促检查、分析评价等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四项工作制度,以工作闭环管理推动工作落地。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逐步建立行政指导、行政调解、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等多项柔性执法制度,广泛推行有温度的执法。组织两届全省服务型行政执法微电影、微视频征集活动,近1000万人次对作品点播投票,社会反响良好。在命名296个示范点、119个标兵基础上,持续开展“结对子、传帮带”活动,近3年共帮扶398个单位提升执法水平。省市场监管局成立了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深入推进执法理念从“管制本位”向“服务融合”转变,执法方式从“简单粗放”向“综合精细”转变,执法路径从“单向发力”向“多元治理”转变。2025年,制定印发了《全面推行服务型执法助力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入践行监管为民理念,规范执法行为,在全系统全面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

(三)认真做好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各项工作。一是领导重视,高位推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清欠工作,刘宁书记、王凯省长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全面落实国家工作部署,按期完成清欠任务。孙守刚常务副省长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李涛副省长多次听取清欠工作汇报,并具体指导制定我省实施方案。二是完善机制,充实力量。根据我省实际,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为牵头部门,增加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监管局、信访局等6个部门为省清欠专班成员单位,切实增强工作力量。建立省清欠专班成员单位包保地市机制,定期开展蹲点帮促和巡回指导,持续抓好本行业本领域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工作,全力推动清欠工作落实落细。三是部门联动,全力清欠。省级层面,财政部门按照规定发行政府债券支持清欠;金融部门加紧研究制定支持清欠的金融措施;审计部门强化对欠款合规性、真实性审核。市级层面,各地市加力盘活资金资产,统筹财政资金、企事业单位事业性经营性收入等各类资金和相关资产资源用于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四是加强调度,督办落实。先后组织召开省清欠专班调度会、市清欠专班推进会,及时传达省委、省政府关于清欠工作有关要求,指导各地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同时,抽调省清欠专班各成员业务骨干组成工作组,分赴各地市开展蹲点帮促,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加快加力推动欠款清偿。

(四)强化税务“治理型”稽查工作定位。近年来,河南省税务稽查部门积极推动税务稽查工作从单纯的“收入型”“打击型”稽查,向保障税收治理进而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的“治理型”稽查转变,实现治理税收领域违法行为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2024年,全省稽查部门共立案检查4054户次,占全省纳税人419.72万户的0.1%;比2023年度额4003户次增加51户次,同比增长1.27%。增加(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24年全国八部门(税务、公安、法院、检察院、海关、市场监管局、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向我省交办打击虚开骗税案源3526户次,占整体案源的86.98%,同比增加248户次。此外,2024年立案检查案源528户次,占整体案源的13.02%,同比减少197户次,下降27.17%。2024年12月全省稽查部门共查出294户次,比上年同期减少38户次,下降11.45%。2024年“双随机、一公开”立案检查420户,立案检查率为26.82%。两年立案检查率均低于总局要求立案检查率不低于30%的标准。2024年立案检查户数比2023年减少87户,下降20.71%。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落实《实施意见》,聚焦涉企行政检查突出问题,对涉企行政检查进行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规范管理,确保涉企行政检查于法有据、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精准高效,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尽可能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为企业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注重统筹协同,大力推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取得实效。把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有效衔接,与实施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一体落实,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不断优化我省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积极推动市场监管双随机抽查事项“内部整合、外部联合”,建立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对跨部门双随机监管的统筹协调,以推行“一业一查”为导向,统筹编制《2025年度省级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推动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积极推动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运用到市场监管领域各专业监管事项当中,进一步提升监管有效性。帮助、支持我省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本行业领域专业信用风险分类模型,运用于双随机监管。持续完善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制度,从源头帮助企业防范化解违法风险。健全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持续完善失信约束和联合惩戒机制。进一步优化信用修复机制,加强信用修复告知和指导,助力企业高效便捷重塑信用。

(三)全力推动清欠工作,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督促各级坚决树牢“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把节约的资金用于清欠。按照“竭尽全力、砸锅卖铁,分级负责、分类处理,依法依规、市场运作”要求,通过土地出让、固定资产处置、股权和特许经营权出售等方式,加大资产变现力度或以资抵债,全力推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

(四)优化稽查执法方式,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税务稽查执法方式,积极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把准执法尺度、创新执法方式,坚决防止和纠正粗放式、选择性、一刀切的随意执法。

非常感谢您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20257月11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