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安阳市在省司法厅具体指导下,牢固树立“大司法行政”理念,按照“抓培训、强素质、促规范、重实效”的工作思路,总结提炼“工作内容简明化,执法行为规范化”工作模式,创新建立“师带徒”指导帮带机制,试点探索“听访看+查评考”六步常态化执法监督工作方法,着力打造专业精通、业务熟练、服务文明的行政执法队伍,努力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一、立足一个“简”字,在优化执法方式内容上求突破
在全市推广“两化”执法模式,指导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应急、消防、城市管理等重点执法部门,按照“先提醒,再督促,后处罚”的思路,通过优化执法程序,规范执法流程,捋顺执法环节,规范执法行为,总结提炼“一看、二查、三讲、四改、五罚”执法模式,分类梳理常见执法事项法律依据及违法后果,整理涵盖各类执法场景执法规范用语和典型案例,编印成“教学指导手册”“口袋书”“顺口溜”,录制规范执法教学微视频,下发至一线执法人员,便于快速掌握执法流程,达到“一看就会、一用就灵”的效果。今年年初,安阳市“两化”工作经验被司法部刊发,并得到部领导的肯定。
二、突出一个“实”字,在精准实施指导培训上做文章
探索建立“师带徒”业务帮带培训机制,形成市县乡三级业务帮带、精准指导链条,压实赋权部门业务培训指导责任,提升基层执法人员能力水平。一是精准结对“带”。市县司法行政部门牵头、赋权部门配合,精心挑选309名具有丰富执法经验的人员组成导师团,明确业务指导频次,建立帮带分包指导台账,根据乡镇(街道)1354名基层执法学徒专业背景、工作经验和学习成长情况,设定短、中、长期培训目标,制定针对性、靶向性帮带计划。二是创新方式“教”。加强现场教学和首案带办,选派导师现场讲解执法要点,亲自示范如何进行执法检查、如何与当事人沟通、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等。定期开展案例分析会和执法工作复盘会,交流分享经验,查找问题不足,提出改进举措。建立微信群,及时解答执法困惑,有效应对突发情况。按照缺什么学什么思路,定期邀请上级主管部门开展“点餐式”理论培训,分享工作经验和执法技巧。三是压实担子“练”。注重在实战中锻炼基层执法人员,导师深入执法一线“沉浸式”“伴随式”指导办案,全流程传授技巧,让一线执法人员在执法办案中熟练掌握发现问题、证据固定、依据适用等关键执法程序。组织情景模拟指导,针对不同执法情形设计模拟工作场景,让学徒在模拟环境中学习应对策略,提升执法能力。
三、紧扣一个“全”字,在提升执法监督质效上下功夫
2024年,省司法厅确定林州市开展常态化执法监督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并在全市推广林州试点经验。按照“主动监督、全程监督、指导规范、常态长效”工作思路,建立完善“三法衔接”“六率考评”“五书同达”3个工作机制,灵活运用日常监督、层级监督、社会监督、个案监督和联合监督5种常态化监督方式,紧盯执法部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执法制度落实情况、执法案卷办理情况、重大行政处罚备案情况、诉讼复议败诉情况、投诉举报办理情况、执法培训落实情况等7项重点内容,采取“听访看”+“查评考”(即:听取汇报、交流座谈、实地走访、查阅资料、案卷评查、理论测试)六步工作法,实现对行政执法活动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监督,以强有力监督促进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