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积极探索社区矫正精准化教育帮扶工作
发布日期:2025-05-07 信息来源:洛阳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科 责任编辑:朱博 编  辑:朱博

  新安县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坚持“以监督管理为基础、以教育帮扶为核心的工作理念,结合县域实际,积极探索社区矫正精准化教育帮扶工作新路径。

  一、实施分类管理,定制矫正方案。印发《新安县社区矫正分类教育管理办法(试行)》,对全县社区矫正对象涉及罪名进行细致梳理,深入研究其中12类主要犯罪类型的特征、成因以及相应的教育矫正方法,针对性制定出12种类个别化矫正方案模板。同时,结合法治教育、警示教育、国学教育、红色教育等主题教育,严格落实入矫、矫中和解矫各阶段的教育措施。自推行分类教育以来,针对帮信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诈骗罪、盗窃罪、交通肇事罪等犯罪类型,已累计开展集中教育70余场,参课社区矫正对象1000余人次,有效实现因人施矫、科学施矫、精准施矫。

  二、聚焦心理教育,源头化解风险。依托洛阳市“心启航——走进阳光”心理矫治项目,建立“三必须三到位”的新安特色心理辅导机制。项目通过心理健康筛查、心理矫治教育、个别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等多种方式,为存在潜在心理问题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建立详细档案,并进行适度的跟踪矫治,扎实做好心理损害修复工作。自项目开展以来,累计进行入矫心理评估800余人次,心理筛查700余人次,心理辅导200余人次,筛查出存在心理问题社区矫正对象30余人,立足心理源头实施风险防范、化解矛盾隐患。

  三、坚持品牌战略,创新帮扶模式。积极融入“万人参训、千人持证”工作大局,主动与人社部门沟通协作,与专业培训学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挂牌成立新安县社区矫正技能培训基地,持续打造新安社区矫正帮扶亮点品牌。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依托美迪雅瓷业有限公司等本县爱心企业,建立社区矫正就业帮扶基地,为失业的生活困难社区矫正对象提供稳定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

  下一步,新安县司法局将按照全国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要求,不断细化工作举措,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发展“彩虹桥”帮扶协作机制,推动教育帮扶精准化水平再上新台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贡献力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