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我从河南省新安县司法局的业务科室来到正村司法所,开始接触人民调解工作。刚到司法所时,一切都透着新鲜劲儿,可没过多久,琐碎便成了日常的主旋律,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处理的全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今天这家稀里糊涂收了别家两行玉米,两家为此争得面红耳赤;明天那家不小心轧坏了邻居的路面,邻居气得火冒三丈……我每日就在这些家长里短中来回奔波,常常觉得疲惫且无力,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这份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难道以后就只能围着这些琐碎打转?
然而,一起邻里纠纷的调解,就像一道光照进了我迷茫的内心,彻底扭转了我对调解工作的看法。
某日晌午,我正在办公室准备下午的工作,一阵吵闹声划破了办公室的宁静。村头的老王气冲冲跑来,声称隔壁老张家的柿子树将自家的窗户和房顶挡得严严实实,想要讨个说法。老王和老张素来交好,这棵树也存在多年,两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如此气愤?
我向老王递上了一杯茶并安抚其情绪,让他慢慢道来。老张端起茶杯大口喝下,道出了缘由。原来,老王家准备装光伏,但邻居老张家的一棵柿子树长得又高又密,不仅影响老王家里的采光,还可能影响太阳能板的采光。老王表示,这棵树已经影响自家采光多年,屋里一年四季又阴又湿,他和家人已经不满很久,但是碍于邻居情面,一直未曾提起。如今柿子树开枝散叶,已经影响到了自家生活,而家里恰好要装光伏,老王便想借此机会和老张商量,看能不能将树卖掉。
没想到老张听后极力反对,声称这是他父亲留下的树,树龄比他家的房龄还长,自己对它有特殊的感情,谁敢不经过他的同意把树砍了,他就跟谁拼命。后来,两家的矛盾愈演愈烈,村干部多次调和但无果。于是,老王便来到司法所反映情况,希望能要到说法。听完老王的讲述后,我决定和镇里的调解员先去实地走访,弄清纠纷事实。实地查看后我发现,这棵柿子树对于太阳能板采光倒是影响不大,但的确把老王家的窗户遮了个严严实实。
随后,我们又走访了几位村干部和村民。据了解,当初二人闹得不可开交,村干部很是重视,但介入调解后效果并不好。村里的人大多沾亲带故,无论大家提出什么方案,当事人都认为是在拉偏架。如今,柿子树依旧影响着采光,光伏施工人员告知的安装期限在一天天临近......
事情的来龙去脉已经清晰,但是如何解决却存在难度。若是砍掉势必会损害老张的财产权;若不砍又会损害老王的相邻权。如果只是定期修剪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柿子树树龄太大,移植成活率也不高。如何才能做到公平且合理呢?
为了找到最妥善的解决办法,我上网查阅类似纠纷的处理方案,希望能得到一些启发。浏览过程中我突然看到一则报道。几年前,某村发生了一起刑事案件,罪犯竟是一位大家公认的老实人,起因是该村民锯掉了邻居家一枝影响了道路通行的樱桃树枝,双方争执不下导致了惨案的发生。
我不禁感慨,每起纠纷的背后都牵扯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一旦调解不到位,很有可能引发矛盾升级,甚至酿成悲剧。“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感慨之余,我更加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老王和老张的纠纷决不能轻视,一定要妥善解决。
几天后,我在入村走访的路上,无意间看到路边工人师傅们在栽种树苗,突然间,一个解决方案在我脑中闪过......受到种树的启发,我立即和镇里调解员沟通想法,随后邀请村党支部书记、村调委会调解员一起协商。
拟定调解方案后,为避免双方再次争吵,我们决定先采用“背靠背”的调解方式。调解员兵分两路,一方面向老张解释《民法典》中关于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的法律法规,让其明白老王的采光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双方僵持不下走诉讼程序,不仅费时费力,还会进一步伤害两家的感情;另一方面向老王强调邻里和睦的重要性以及这棵树对老张的意义,希望老王能够再多一点耐心,给老张一些心理缓冲的空间,并嘱咐老王绝不能擅自砍树,这样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
经过反复沟通,双方态度都有所松缓,我们便将双方叫到一起,提出了解决方案,即由村里负责联系买家以合适的价格收购这棵柿子树,同时联系植物种植专家将这棵树重新嫁接,换个位置重新培育。对于这个方案老王积极赞成,但是老张仍心有疑虑,一是担心村里收购的价钱偏低,二是怕万一柿子树嫁接不成功怎么办。
对此,村党支部书记立即给出“定心丸”。关于价格问题,老张可以自己去询价,在合理范围内,价格差多少村里就补多少,如果不满意,也可以自行处理;关于树苗问题,村里会负责到底,保证嫁接成功之后再砍树,绝不开空头支票。老张听后终于松口接受,老王也同意等老张家的树存活之后再砍树。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调解协议。调解结束后,老王感谢了老张的大度;老张说远亲不如近邻,今后两家还是好邻居。
看着两家重修旧好,我的心里无比畅快,不禁想着,等柿子树长大后,结出的果实一定非常甜!我突然意识到,调解是一件多么神圣且重要的事情。调解不仅让各种矛盾得以消除,也让破裂的邻里情、朋友谊得以修复,让断裂的亲情得以愈合;调解不仅能解决当下纠纷,更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想明白这些,从此我对待工作的态度有了巨大的转变。不管群众多小的诉求,我都会认真对待;不管多小的矛盾,我都公平解决,不让任何一起纠纷留下遗憾。
如今,老王家的光伏已经装好,老张家的老柿子树已经出售,新的柿子树已经嫁接成功,发出了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