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开展“开学第一课·送法进校园”系列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01 信息来源: 依法治省办秘书处 责任编辑:史彦东 编  辑:史彦东

  2025年春季开学之际,许昌市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开学第一课·送法进校园”系列普法宣传活动,以法治力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多部门协调联动,汇聚法治教育合力

  市教育局、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阳光校园 德法共建”2025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的通知》,共同制作2025年春季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阳光校园 德法共建”视频,全市累计80余万余名师生接受法治教育。市公安局组织各派出所、交警支队等,紧扣校园霸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用电防火安全、“一盔一带,安全出行”、防毒拒毒等宣传主题,教育引导学生们要尊法守法、保护自身安全。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开展少年“奇妙游”之法院开放日活动,100余名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学生代表,进行沉浸式法治体验之旅,通过实地探访诉讼服务中心、审判庭,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等方式,让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各县(市、区)积极与当地教体局、学校等部门联系对接,将“开学法治第一课”纳入开学第一周的重要课程内容,组建由各法治副校长、司法所所长、律师事务所律师、法治专家等组成的宣讲团队,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民法典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专题授课,为学生带来丰富多样的法治课程,并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制作法治宣传海报、彩页、手册等资料,发放至各学校,营造了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

  二、创新普法方式方法,增强法治教育吸引力

  许昌市各级各相关部门聚焦未成年人法治需求,不断创新法治教育方式方法,切实提高青少年群体学法积极性,积极助力平安校园建设,以法治力量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一是通过主题班会进行深入讨论。在观看开学第一课“阳光校园 德法共建”视频后,各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班主任引导学生围绕预防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结合自身经历展开热烈讨论。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在互动交流中深化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二是邀请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法治副校长结合生动案例,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重点法律法规进行讲解,在寓教于乐培育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和法治信仰,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引导他们学会用法律眼光审视问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法律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利用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部分学校以开学升旗仪式为契机,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向师生讲解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防校园欺凌和性侵、消防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对师生进行法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和法治观。四是通过学校宣传阵地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各中小学校利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开设法治教育专栏,更新法治宣传内容,通过展示法律知识、法治故事、典型案例等,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熏陶。

  三、活动成效显著,营造浓厚校园法治氛围

  许昌市2025年春季开学季“送法进校园”系列活动,聚焦青少年法治意识提升,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方式、趣味性的互动形式、实效化的教育内容,切实增强了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们对校园欺凌、防性侵以及反诈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掌握了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法律意识得到明显增强,也在全市中小学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教育氛围,为全市平安校园建设筑牢法治根基。据统计,全市累计开展“开学第一课·送法进校园”活动800余场次,发放《宪法》《民法典》《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普法书籍3万余册,覆盖师生群体约80万人,成效显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