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西瓜开裂,该谁买单
发布日期:2025-03-18 信息来源: 司法所工作杂志 责任编辑:崔玉林 编  辑:崔玉林

        西瓜运到,为啥拒付运费?

一天,货车司机贺某来到河南省沁阳市司法局太行怀庆司法所寻求帮助,贺某反映:半年前,沁阳市水果批发市场货主钱某通过新疆水果代办员屠某在新疆购买了30000公斤西瓜。随后,代办员屠某联系贺某,约定由贺某将西瓜从新疆吐鲁番运至河南沁阳,货物送到后,由收货人钱某支付运费13500元和西瓜搭架费2220元。贺某如期把西瓜运到了指定地点,货主钱某却以西瓜开裂太多为由拒付运费。贺某多次追讨运费无果,只好选择向司法所申请调解,希望调解员能帮忙要回这笔费用。

西瓜开裂,该谁买单?

案件受理后,为了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尽快化解矛盾纠纷,调解员电话联系了货主钱某,约其来司法所参与调解。

钱某如约来到司法所,他告诉调解员,西瓜装车出发前,他曾经与贺某视频通话,视频中看到西瓜完好无损。西瓜运来后,按照交易习惯,可以不用卸货直接售卖,于是他第二天才验货。验货时发现西瓜上面虽然遮盖了防雨布,但覆盖的棉被却湿漉漉的,且下层一半的西瓜都出现了开裂泡水现象。钱某认为,贺某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且运输过程中车辆行驶速度太快,西瓜遭严重颠簸造成损坏,要求贺某赔偿15000公斤西瓜损失,否则拒付运费。对此说法,贺某并不认可。他说:“西瓜的质量问题应该是货主与代办员屠某的纠纷。从事卖瓜行业的人都知道,选瓜买瓜要根据运输距离选择适当西瓜熟度,一般为七至八成熟。但钱某委托代办员屠某买的西瓜基本上都是九成熟。装车前,我曾告知钱某这批西瓜一碰就裂,但钱某说:‘你只管运来,其他别管’况且到付运费是与钱某在运输前就达成一致的,现在货如期送到了,钱某就应该按照约定支付运费。”贺某认为,自己的送货义务已经尽到,产品质量问题不应该由自己买单,而且为了防止西瓜损坏,装车前他已经铺了棉被,搭了分层的架子,一路走的都是高速公路,道路平坦,不存在剧烈颠簸的情况,即使有部分西瓜开裂,也属正常损耗,根本不像钱某说的损失了15000公斤,顶多也就2000公斤。自己在运输过程中既做了防雨措施也没有损坏货物,钱某应当足额支付运费和西瓜搭架的费用。

调解过程,责任如何划分?

调解员根据双方的陈述,归纳争议焦点,一是贺某主张的运费是否合法合理;二是货物损失应当由谁承担赔偿责任;三是损失数额如何确定?围绕这三点争议,调解员制定了调解方案。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零九条规定:“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运输合同主要涉及两个法律关系:一是承运人与旅客或托运人之间的运输关系;二是旅客、托运人或收货人与承运人之间的支付关系。在这两个法律关系中,承运人的主要义务是将旅客或货物安全、准时地运输到约定地点,而旅客、托运人或收货人的主要义务是支付相应的票款或运输费用。本案中,代办员屠某联系贺某将西瓜由新疆吐鲁番运至河南沁阳,并说明运费由钱某支付,钱某、贺某对此情况知晓,贺某也按约定将西瓜运至指定地点。因此,贺某主张的运费合法合理,钱某应当支付贺某运费。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三十二条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承运人贺某在西瓜装车前已明确告知货主钱某西瓜成熟度较高,极易开裂,但并未引起钱某重视,货物运至指定地点后,钱某也未在第一时间验货。而贺某作为承运人未能对运输货物做到有效保护。对此,双方都应承担部分货损责任。

最后,对于钱某主张的损失数额问题。钱某仅能提供一段零星堆放的坏西瓜视频,没有对损坏的西瓜进行称重,无法核算具体损失金额。鉴于钱某未就坏瓜一事保存充分证据,调解员建议双方通过协商确定最终的赔偿金额。

调解员情、理、法相结合,组织双方进行了多轮协商,双方也都认识到自己在本案中存在的问题,表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最终,在调解员的见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贺某承担部分货损责任,钱某支付运费和搭架费用共计12700元。协议签订后,钱某当场向贺某支付费用,至此,一起长达半年的运输合同纠纷得以妥善化解。

调解启示

长期以来,货物运输都是司机通过微信群或者网络平台寻找货运信息,到达目的地后通过电话或者微信联系收货人,卸货后等候打款。整个过程没有书面合同,甚至未见过货主。仅凭口头契约,一旦发生纠纷,陷入被动局面的往往都是货车司机。调解员提醒: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签订书面合同,明确载明托运人、运输的起止地点、运输费用、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重要信息。如果没有签订书面合同的条件,要注意保存好提货单、过磅单、微信聊天等关键证据;沟通过程建议全程录音,运输过程中,如发现缺货、少货、货物质量瑕疵等情形,要及时和货主沟通,避免发生纠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