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和辐射圈,2024年以来,许昌市紧抓普法责任制落实,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的优势,积极探索打造了覆盖市、县、乡、村(社区)四级的“塔式”普法新模式,将普法学法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缩短至手掌与屏幕,打造普法“掌上课堂”,不断提升普法宣传质效,让更多的群众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中感受法律正义、领悟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培植法治信仰。截至目前,共推送“以案释法”短视频58期,覆盖全市新媒体平台1479个,村(社区)居民微信群2127个,累计点赞量7万余次,转发量6万余次,累计观看量300万次。“塔式”普法新模式成本低、传播快、覆盖面广、效果好、可复制性强,被省司法厅评为集中整治工作可复制可推广先进典型经验。
强化“以案释法”短视频作品供给,构建全线联动大普法工作格局
为确保“以案释法”短视频持续有效供给,许昌市采取以下三项措施:一是广泛征集。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的名义印发《关于在“法润许昌”微信公众号开设以案释法专栏的通知》,根据“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相关要求,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结合工作职责和普法任务,强化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工作主体责任落实,选取在全市影响较大、社会关注度高、与群众关系密切,具有一定普遍性、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制作“以案释法”短视频并按要求及时上报。二是重点征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八五”普法期间全民普法“月月有主题”活动,制定宣传活动方案和清单,根据重要时间节点梳理出涵盖“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15”国家安全日、5月民法典宣传月、“12·4”宪法宣传日等在内的35项普法宣传主题,“全民普法月月有主题”宣传活动,建立“一月一提醒”工作机制,每月月初向下月主题活动牵头单位印发“普法工作提示函”,要求牵头单位根据自身职能,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好主题宣传活动,制作与主题宣传有关的“以案释法”短视频并按时报送。三是强化保障。为提升各地各单位落实“以案释法”工作积极性,将“以案释法”工作落实情况列入全市年度法治考核事项,为持续顺利推进“以案释法”工作提供坚强有力保障。通过以上三项工作措施,不仅有效统筹整合了全市普法宣传媒介资源,进一步强化法治宣传产品供给,而且进一步构建了全线联动大普法的工作格局,形成各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普法“大合唱”生动局面。2024年以来,共收到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报送的各类“以案释法”短视频153个。
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不断提升“以案释法”短视频的严谨性和专业性
因各地各单位报送的“以案释法”短视频均为根据实际案例制作的原创视频,多通过微视频、微电影、动漫等形式呈现,为保障发布的短视频朴实易懂、接地气,生动、有趣、灵活,易为群众接受,同时不失严谨性和专业性,每期案例视频在发布前审核程序上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一是由普法科进行筛查初审,普法科根据当前宣传节点、热点,从各地各单位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制作报送的视频案例库中选出优质短视频案例,对视频拍摄的质量、效果等方面进行初步审核,并报普法科分管领导审核同意。二是由律师专家团队进行专业复审,从律师队伍中挑选8名热心公益法治宣传的专业律师组成律师专家审核团队,经过初审的视频由2名律师专家进行专业复审,重点从视频普法内容、法律法规适用的规范性、准确性、严谨性等方面进行审核把关,提出修改意见建议。三是由新闻宣传部门进行发布终审。律师专家团队审核无误后,视频交由宣传科及分管领导从意识形态、舆情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最终审核,终审通过后,“以案释法”短视频于每周一在许昌市司法局微信公众号“法润许昌”视频号“以案释法”专栏、官方抖音账号“许昌市司法局”进行发布。“三审三校”制度的有效落实,切实保障了“以案释法”短视频的质量,让法律知识更专业、更严谨、更直观地呈现在群众面前。2024年以来,律师专家团队在审核中提出意见建议25条。
探索创新“塔式”普法模式,有效提升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辐射圈
为有效提升“以案释法”短视频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许昌市推陈出新探索创新出“以案释法”短视频“塔式”普法新模式。“塔式”普法模式指的是在许昌市司法局“法润许昌”微信视频号开辟“以案释法”短视频专栏,每周一定期在“法润许昌”视频号发布一期“以案释法”短视频,形成塔尖一级发布;随后通过微信工作群发送工作提醒,由市直各单位、县(市、区)各单位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同步转发,进行塔身二级宣传;再通过各乡镇、村(社区)微信工作群、朋友圈等新媒体账号,不断扩大受众覆盖面,开展塔底三级、四级宣传,因视频层级发布后受众面一级多于一级,不仅覆盖整个许昌市,也辐射整个网络,整体架构形似“金字塔”,故名“塔式”普法。把普法“搬”上网,打造立体的“塔式”网络普法模式,不仅进一步扩容增面,有效拓展了普法对象和群体,同时也为普法责任单位和群众之间提供了双向交流的平台,通过视频留言板等,群众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反馈意见,使得原先单向的法治宣传变为双向的传播互动,能够更加精准地捕捉到群众的法律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实现群众“点单”、普法工作者“上菜”,更加满足了新时代大背景下群众对法治的新期待与新需求,以“小切口”构建普法“大格局”,切实提升了普法宣传的覆盖面、精准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打造学法用法“掌上课堂”,实现群众学法“异地同堂”“异时同效”
“塔式”普法模式充分发挥了网络新媒体传播范围广、延伸触角长的优势,有效利用市、县、乡、村各部门、各单位的新媒体平台,打造了全方位、多平台、立体式的网络普法宣传矩阵。“以案释法”作为许昌首个综合性网络普法栏目打造的“掌上课堂”,把普法学法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缩短至手掌与屏幕,营造了“沉浸式”的浓厚学法氛围。“以案释法”短视频内容丰富,宣传法律涉及《宪法》《党章》《民法典》《刑法》《环境保护法》《体育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防法》《兵役法》《安全生产法》《法律援助法》等各类法律法规,通过动漫、微电影、微视频等形式为群众提供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法治大餐”,可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法治需求。如结合“4·15国家安全日”“民法典宣传月”“6·26全民禁毒日”“开学第一课”“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围绕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未成年人保护、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禁毒、邻里纠纷化解等重点内容进行推送,为群众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学习平台,实现了法律知识学习“异地同堂”“异时同效”,让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聚人气、入人心、贴民意,引导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夯实法治建设基础,筑牢基层治理根基,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许昌市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牢牢把握普法宣传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在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的基础上,持续探索创新更多网络普法宣传新路径,凝聚法治资源,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寓教于乐、耳濡目染中学习法律知识、感受法治力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形成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