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为护航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连日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以“大司法行政”理念为引领,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组织律师、普法宣传员等深入产业园区,通过点对点服务、订单式服务、云服务等形式,为企业提供法治宣传、合同风险防范等法律服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为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详细解读惠企新政
日前,宜阳县司法局组织工作人员到辖区企业,对公司复工复产情况、生产经营现状、工艺流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存在的困难需求等进行全面调研。工作人员向企业负责人详细解读了洛阳市最新惠企政策,系统介绍了宜阳县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柔性执法等相关举措,并现场听取企业意见建议,鼓励企业把握机遇、深挖潜力,积极培育新动能,为经济发展“开门红”贡献力量。随后,律师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围绕政策解读、法治保障、公司治理、用工制度完善、风险防范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下,企业发展信心更加充足了。
近日,新野县司法局汉华司法所组织工作人员,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企业经营现状,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员工进行普法宣传,叮嘱企业负责人要依法依规经营,妥善化解可能存在的纠纷。新野县司法局将继续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延伸司法服务,畅通沟通联络渠道,积极主动对接企业,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等普法宣传活动,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帮助企业提高风险防控的能力,为构建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增强职工法治意识
近日,太康县司法局符草楼司法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辖区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宣传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围绕劳动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向企业管理者和职工讲解企业规范用工、商事合同签订注意事项和企业经营领域风险点等法律知识,并针对大家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增强企业职工的法治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引导企业管理者和职工在日常生活中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为企业依法经营、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日前,内黄县司法局后河司法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开展以“信用宣传进商户,诚信经营立口碑”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走进商户店铺,发放精心制作的宣传资料,并现场进行讲解,为商户普及信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工作人员着重强调了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细致讲解了维护良好信用记录的方法,同时告知商户失信行为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此外,工作人员还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商户解读了民法典中与诚信经营紧密相关的法律条款,引导商户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时刻牢记诚信意识,依法依规开展各项业务。
帮助完善用工制度
在漯河市郾城区“春风行动”暨服务企业用工新春招聘会上,郾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法律服务送进招聘会现场,助力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搭建起“双向保障”的桥梁。招聘会现场,普法志愿者设立法律咨询台,为求职者提供一对一法律解答服务,并围绕劳动合同签订、社保缴纳、加班工资计算、竞业限制条款等高频问题,结合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详细解答,帮助求职者识别“霸王条款”、防范口头承诺陷阱。针对应届毕业生群体,志愿者特别提醒大家注意“试用期期限与工资标准”“服务期违约金”等条款的合法性,并发放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等普法宣传资料,同时为有需求的参会企业提供用工风险筛查服务,通过审核劳动合同模板、规章制度等方式,从法律角度指出企业管理存在的漏洞,并指导企业完善用工制度,受到求职者和用工企业的一致好评。
信阳市创新“12345热线+普法”“执法+普法”“调解+普法”模式,围绕企业高频法律需求,开展订单式普法,整合法援、公证、律师、人民调解等资源,构建全链条法律服务生态。在“信商之家”法律咨询台,律师团队坐诊解答股权纠纷、合同风险等问题;开展“万所联万会”“千所联千企”和民营企业公益法治体检等专项活动,助力企业防患于未然。某建材公司因劳务纠纷陷入僵局,律师团队介入后,不仅帮助化解了矛盾,还协助公司完善用工制度。“以前觉得法律是‘紧箍咒’,现在才知道是‘护身符’。”公司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