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优秀青年律师赴西部锻炼,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重要指示精神,解决律师行业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河南众孚律师事务所青年律师李浩宇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请缨,赴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天池镇司法所进行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
一、初到小镇,法律援助解民忧
2024年8月,李浩宇律师从豫北平原出发,跨越千里来到祖国的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天池镇司法所。初到这个“风吹石头跑,氧气稀薄”的边陲小镇,李浩宇律师就迎来了他的第一次法律援助服务,接待嘎查村村民。面对村民们布满老茧的手紧握着泛黄的购房合同,听着他们汉语与蒙语交织的诉说,满满都是对公平正义的热切渴望。在阿尔山市司法局前辈的悉心指导下,李浩宇律师仔细查阅法律条文,克服语言文化的差异,耐心聆听并指导当事人收集相应证据,安抚当事人的情绪。在这一过程中,他深刻领悟了阿尔山市司法局领导所说“基层法治建设应如格桑花般在群众心间绽放”的深刻内涵。
二、深入基层,扎实工作暖人心
寒来暑往,当李浩宇律师裹着厚重的羽绒服,艰难地踏着齐膝深的积雪,走进天池镇司法所时,望着远处林间如梦似幻的雾凇和缓缓升起的袅袅炊烟,才惊觉自己已扎根于此长达6个月之久。半年来,每当他审查政府合同时,总会想起濮阳市律师协会培训时强调的“每个条款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每当调解家庭纠纷时,濮阳市司法局律师科长的那句“法律是刻度,人心是温度”,便会在他耳边回响。当看到自己起草的《基层执法手册》被译成蒙文印发时,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都化作了雪原上绽放的冰凌花。这段法治实践之旅,让他在零下38摄氏度的极寒中真切触摸到法治的温度,在基层治理的最前沿亲眼见证了法治中国的生动实践。
三、双向奔赴,法治为民践初心
这片土地带给李浩宇律师的,远比想象中要多。在参与办理土地确权纠纷案时,阿尔山市司法局前辈用蒙汉双语耐心释法的身影,让他看到了边疆法律人的坚守;在暴雪封山仍坚持视频调解的夜晚,牧区帐篷里闪烁的应急灯,让他读懂了“人民律师”四字的千钧分量。那些在濮阳接受的业务培训,在这里都化作了服务群众的真本领;临行前,濮阳司法行政机关和市律师协会领导们的殷切嘱托,在阿尔山化作了守护公平正义的生动实践。2024年10月,天池镇冰雪连天,国庆佳节李浩宇律师无法归家,阿尔山市司法局的领导主动联系他,邀请他一同进餐,缓解他的思乡之苦;天池镇政府腾出有限的房间供他住宿;巴亚队长总会在清晨为他准备一壶热气腾腾的奶茶……这些跨越地域的关怀,让他在海拔1000余米的偏远地区,始终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炉火正旺,窗外又飘起了雪花。从黄河之滨到兴安岭下,从河南众孚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到内蒙古阿尔山市天池镇司法所的挂职人员,李浩宇律师怀着对律师工作的无比热爱,自觉克服重重困难,不忘初心,甘于奉献,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扎实开展了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宣传教育等工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为当地的法治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永远铭记两地司法行政系统的深情厚谊,把阿尔山教会他的坚韧与温度,化作中原大地上更加炽热的法治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