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阳市通过建立推行行政执法机关正职负责人“五个一”工作机制,通过跟执法、查堵点、解难题,强化正职负责人法治思维,丰富法治实践,提升法治能力,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推动行政执法更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全市行政执法机关正职负责人共参与执法办案326件,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431起,出庭应诉17起,组织旁听庭审活动249次,讲法治课1049场次。
一、强化流程跟踪,参与办理一起行政案件。推行“局长办案”制度,发挥领导干部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统揽全局的领导优势,让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参与执法全过程,示范带动执法人员全面把握执法办案的“时、度、效”,树立正确执法理念。如镇平县文广旅局局长在向行政相对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还同步送达《行政指导暨守法建议书》《行政调解告知引导书》《信用修复告知书》《行政执法廉洁承诺书》,向行政相对人释法说理、了解诉求,切实增强了行政执法效果。
二、强化问题解决,实质性化解一起行政争议。让行政机关负责人参与行政争议化解,推动争议化解从结果端向疏导端改变。南阳市研究出台《南阳市依法推进涉诉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实施意见》《关于在行政争议化解工作中实行激励担当容错免责的意见》《关于加强行政行为自我纠正的实施意见》,压紧压实各级行政机关化解行政争议的主职主责。市县两级均建立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配套出台《行政争议实质化解闭环工作机制》《行政争议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办法》,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优势,推动全市行政诉讼案件发案量和败诉率实现“双下降”。2024年,全市新收一审行政诉讼案件1350件,同比下降19.16%;行政机关败诉207件,同比下降3.21%,创历史新低。
三、强化责任担当,履行一次出庭应诉义务。以府院联动工作机制为平台,开展行政审判行政执法工作同堂培训、巡回审判进党校等活动,让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全程参与本单位行政案件的审判过程,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修复行政机关公信力。配套出台《南阳市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出庭应诉暂行规定》《南阳市行政执法败诉案件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按照“一案一复盘”的方式,10月份以来,对近三年来的454起行政败诉案件进行分类剖析,精准查找重点领域依法行政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印发专项通报。对存在败诉过错责任的117家行政机关和171名行政人员分类追责问责,涉及违规违纪问题线索的移交纪检部门6起,党纪政务处分3人。
四、强化风险管控,参加一次行政诉讼旁听庭审。搭建旁听庭审府院共促联席平台,组织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参加典型案件庭审旁听,结束后由法官以案释法,延伸解读,引导其检视本单位在行政执法中的疏漏之处,举一反三、补齐短板,确保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先后组织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现场旁听庭审27次,开展同堂培训16次,围绕工伤保险资格认定、破产企业登记注销、矿山压覆等问题召开府院联动专题会议7次,有力促进了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工作的有效衔接。
五、强化能力提升,讲授一堂法治公开课。由行政执法机关正职负责人讲授法治课,立足行业领域特点和执法实践需求,增强法治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南阳市市场监管局,先后两次举办“三长(局长、队长、所长)说案”典型案例讲评会,10名来自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领域的分局长、执法队长和监管所所长,以各自查办的典型案件为例,从日常检查、发现问题、调查取证、案件调查、闭环管理等方面总结交流案件查办经验,以案件规范办理促进监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效能。
市委依法治市办将“五个一”工作机制开展情况作为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列入法治督察重点内容开展实地督导,研究建立配套工作机制,推动“五个一”工作机制在基层实践中行稳致远。同时将各地“五个一”工作机制的落实情况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年度述法,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各级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主动履职尽责,助力法治政府建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