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示范区坚持把强化涉企案件全方位监督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强化涉企案件执法监督、法律监督和审判监督,涉企案件办理质效显著提升,有效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拓展执法监督。健全涉企案件统计报送机制,每月统计分析全区35家重点工业企业涉案情况,建立“一企一清单”,为针对性走访、涉企案件评查等奠定基础。出台涉企案件会商研判制度,召集公、检、法、司综合分析研判涉企复杂、疑难案件,统一认定标准、执法尺度,着力提升执法司法效果。开展多轮次涉企案件专项评查和涉企执法突出问题排查治理,建立完善涉企执法司法问题“排查+跟踪+整改+立制+督导”链条,提升评查治理效果。打造营商环境“码上服务”平台,嵌入执法人员入企执法扫码登记、执法留痕功能,实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全市行政检查“码上检查”“码上监督”,确保入企执法监督全覆盖,打造全流程电子化管理新模式。
精准开展法律监督。扎实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实质化运行侦查监督与协作机制,完善涉企犯罪立案监督、信息共享、检警会商等工作机制,积极应用“挂案清理”模型、“空壳公司”模型,通过大数据碰撞比对,筛查核实案件线索,分类监督立案或者制发检察建议,依法严惩涉企犯罪,推动企业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防范风险。开展“安商惠企”公益诉讼专项监督,鼓励引导企业加强自身合规建设,完善管理制度,以监督促治理,积极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从严履行审判监督。加强“全流程监测”,对涉企案件逐案附“提醒单”,定期分析通报审判执行情况,及时提醒、督促、催办临近审限案件,有针对性提升涉企案件审判执行质效。推进“全链条监管”,压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责任,完善案件阅核工作机制,修订法官绩效考核办法,出台判后答疑13条规定,防止司法权滥用。落实“全方位监督”,拓宽问题线索举报渠道,开展涉企重点案件评查,发现问题的及时开展责任追究,倒逼承办法官提高办案责任意识,筑牢依法办案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