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斌,男,197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2000年9月从部队转业后任漯河市郾城区司法局孟庙司法所所长至今。
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24年来,高家斌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倾情普法、倾心调解,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先后获得“河南省调解能手”“河南省优秀人民调解员”“河南省优秀司法所长”“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全国模范司法所长”“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人民调解能手”“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今年49岁的高家斌,已经当了24年的司法所所长。多年来,他做事一直雷厉风行、风风火火。
2000年从部队转业后,高家斌有多个选择,但最终,他还是选择到基层司法所工作。用他的话说,“就是要把根扎在基层,扎到贴近群众的地方”。
“感谢河南法制(治)报帮我打开了工作思路”
起初,郾城区司法局派驻到孟庙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只有高家斌一个。
“基层工作不好干!”虽然高家斌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烦、乱、杂”的工作内容还是出乎他的意料。
“高所长,我老公动手打我,你可要替我做主。”“高所长,这孩子叛逆得很,你得帮着好好管教管教。”……刚到司法所时,高家斌每天处理的都是一些“磨破嘴皮子,跑烂鞋底子,转坏车轮子”的繁杂事。由于他不是本地人,语言沟通有障碍,经常这件事还没处理完,那件事又来了,天天手忙脚乱。
高家斌的亲戚朋友劝他早点换个工作,他们觉得,整天处理一些东家长、西家短的小事,不会有什么作为。高家斌脸上笑呵呵、嘴上打哈哈,心里却攒着一股劲儿,军人那种不服输、不惧难、不退缩的品性,让他决心在司法所干出一番事业。
“我在报纸上学到了不少工作技巧,要不然不会那么快适应。感谢河南法制(治)报帮我打开了工作思路。”高家斌说。刚从部队转业回来时,他的法律知识相对缺乏。在同事的推荐下,他开始看河南法制(治)报,至今仍是一名忠实读者。他把从报上看到的工作技巧、法律知识、工作思路记满了好几个笔记本。与此同时,他向当地群众学习方言土语,很快就与大家打成一片。
“老高,干得不错!”“高所长,谢谢您!”“高所长,忙活一天了,嘴都磨破了吧。来,喝杯水,润润喉。”……一段时间后,高家斌的工作有了起色,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虽然没有什么起眼的成绩,但是群众的认可就是对我最大的鼓舞。”高家斌说。
“许多当事人的要求并不高,就是想要被人重视,想有人听他倾诉。”长期在司法所工作,高家斌感悟颇多。他对自己约法三章:不轻视任何小纠纷,因为它们事关百姓生活;公平地对待每个当事人;不论当事人对自己什么态度,自己都要宽容以待。久而久之,高家斌成了群众的“知心人”。
“河南法制(治)报为我们广大法律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我是司法所所长、人民调解员,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所以,我一直保持着阅读河南法制(治)报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我会有针对性地做好读报笔记,从中汲取经验和方法。每当遇到难题,我会回想、翻阅那些典型案例,从中获得启示。”24年来,高家斌早出晚归,为群众诉求奔波、忙碌。他把读报笔记和工作实际结合,完善镇调委会组织协调机制,在全镇建立“三级过滤网”,在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实行“四大工作区”挂牌工作制度,将工作中心前移、处理问题“关口”前置;加强行业性调委会和村级调委会建设,推行调解员持证上岗制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会培训、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实例分析等形式,提高调解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随着调解机制的创新和队伍的加强,化解的矛盾多了、帮助的人多了、知名度高了,高家斌也变得更加忙碌了。遇到难心事了,心里有了解不开的疙瘩了,群众就会到司法所找他聊聊;有啥解决不了的矛盾了,群众就会找他调解;发生疑难纠纷了,镇上会第一时间让他前去处理,很多群众都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主心骨”,孟庙镇也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工作区,疑难复杂问题不出镇”,连续多年被漯河市委、市政府评为“平安建设优秀单位”。
“河南法制(治)报为我们广大法律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报纸上刊登的优秀经验和案例,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促进我们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法治河南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高家斌说。虽然现在工作越来越忙,但他心理上没有负担,反而觉得工作变得好干了,因为他明显感觉到群众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群众也越来越信赖他。现在,孟庙司法所工作人员增加到了7人,高家斌带领着他的调解团队,依旧奔波在乡间小路、田间地头。
“和河南法制(治)报一起,为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每当遇到难心事,就去司法所找他聊聊。”“他一手托两边,处理事情公道正派。”“只要找到司法所,他不管风里雨里都会给你解决困难。”……在孟庙镇,大家这样评价高家斌。
群众有需求,就丰富法律服务;偏僻村子的群众离得远,就把服务平台建到群众“家门口”。高家斌组织建立镇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26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制定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工作流程、工作人员行为准则等,有效提升工作站的直接服务能力,强化工作室的服务指引功能,把镇(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打造成为群众直接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主阵地和一线综合服务平台。
“老高、老高,化解矛盾有一招;老马、老马,处理纠纷有办法;老邱、老邱,开导心事不犯愁。”在高家斌的带领下,当地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变多了,村民享受到了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亲切地编起了顺口溜。因为认可高家斌,所以村民用最朴实的方式对他进行“回报”。苞谷熟了,有人为司法所送来自家地里种的苞谷;高家斌下乡到村里,有村民主动拉着他歇歇脚;接受过他帮助的群众,会买一些矿泉水、西瓜等消暑物品,在司法所里放下就走。
“回顾过去,我深感自豪;展望未来,我充满信心。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背景下,河南法制(治)报肩负着更加重大的使命和责任。我相信,在全体河南法治报人的共同努力下,报纸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和内容,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河南、平安河南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我也将和河南法治报一起,在见证法治进程的道路上砥砺奋进,为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高家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