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49号建议的答复
穆铁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抓好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降低行政案件发案率、诉讼率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行政执法队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才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处于履行政府职能和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一线。执法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直接影响行政执法效能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扎实推进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切实举措,是体现执法为民的重要保障。为加快推进执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近年来,省司法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强化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按照《河南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规范执法证件申领条件和程序,未经执法资格培训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实行执法证件年度审验制度,完善行政执法人员动态管理机制,对年审考试不合格或不符合持证条件的人员及时注销执法证件,定期通报执法部门证件管理情况。
二是加强执法业务培训。我省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分为公共法律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培训,其中,公共法律知识培训由司法行政部门负责,专业法律知识培训由各执法部门负责。培训内容主要为政治理论、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执法技能,培训形式主要是综合运用线上线下资源开展课程讲授式、案例研讨式、比武演练式培训。近年来,我省司法行政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高度重视执法人员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确保行政执法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切实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三是注重实战练兵。印发《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能力提升专项活动方案》,组织基层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围绕调查取证、文书制作、应急处置等重点执法环节,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执法案卷评查、现场模拟执法等系列活动,共组织专题培训2700余场次,实战演练1200场次,系统提升了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积极开展示范创建,培育、评选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和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标兵),让执法人员学有榜样,提升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
四是研究制定行政执法规范化工作手册。行政执法规范化工作手册是为一线执法人员提供的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实用执法操作指南。主要内容是按照行政执法岗责体系的要求,围绕行政执法工作流程设定执法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履职要求,细化执法要点难点和注意事项,指导执法人员规范执法行为。工作手册有利于一线执法人员系统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流程和执法要求,特别是对于新到岗人员快速掌握基础执法知识、具备基本执法技能有直接帮助,有助于解决执法人员不会执法不敢执法的问题。经过前期试点探索,已经确定了工作手册的框架和内容,将在全省推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也对完善执法人员培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下一步,我厅将充分充分采纳吸收您的建议,紧扣锚定“两个确保”、加快实施“十大战略”的要求,切实加强统筹领导和顶层谋划,持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持续抓好资格管理和培训。持续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严把行政执法人员“入口关”和“年审关”,完善行政执法人员动态管理机制,做好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和在岗管理。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导各地各部门按照培训工作通知,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合理确定培训内容,统筹做好本地区本部门执法人员培训工作,按要求完成全员轮训任务。
二是推广应用工作手册。加快行政执法规范化工作手册制定工作,按照我厅印发的《关于开展编写和使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工作手册>工作的通知》,组织各地编写使用工作手册,计划于今年完成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工作手册编写工作,然后逐步向全省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推广,通过工作手册夯实执法基础、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人员履责能力。
三是建立规范化培训体系。按照司法部安排部署,推进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规范化体系建设。指导各地各部门开展培训示范基地(机构)建设、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培训教程编写、培训课程设计等工作,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推动形成科学有效的培训体系,实现执法人员能力水平大幅度提升。
非常感谢您对行政执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2024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