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起源(中国文字博物馆)
发布日期:2023-06-25 信息来源: 普法与依法治理处 责任编辑:王展 编  辑:王展

       一片甲骨,折射出文明之光;一方文字,开启了后世璀璨的文化历程。

       中国文字博物馆,距离甲骨文的发现地殷墟约8公里,是我国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自博物馆大门入内,先后经过源于“玄鸟生商”典故的玄鸟图腾,甲骨文“字”形结构的字坊,以及由28片铜制甲骨组成的碑林,便来到了“墉”字造型的主体馆。这里被誉为“一部让世人了解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你不光可以了解到曾经的“一片甲骨惊天下”,还可以了解中国文字发展史、中国书法发展史以及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文以化人,字以载道,从甲骨文到青铜铭文,从象形会意到古今演变,文明之光在一笔一划中照耀古今;传统文化在一撇一捺中传承千年。在这些最早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了,律、法的字样,也看到了法治的起源。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有“师维律用”的记载。我们来看这个“律”字,“律”字甲骨文的结构与现代汉语相同,左“彳”右“聿”。先看“ 彳”与行走有关,“行”的甲骨文构型是十字路口,意思是顺道而走,而行。因此行有执行、践行之意。右半边“聿”字在甲骨文中的构形是手拿毛笔的样子。在中国古代,律是律管,用来矫正音准,可以引申为法律、约束。律字,左从“彳”,右边是个“聿”,专家推测,在造字之初,律字就是用来表达行为准则的意思。

      从甲骨文的律字,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法,都有规则、规范的意思,也表达了先人们尊崇法律,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文字的刻画也记载了法治的滥觞,随后的数千年岁月里,中原大地发生了周公制礼,子产铸刑鼎等浓墨重彩的法治故事,诞生了商鞅、韩非、李斯这些耀眼的法学名家,法治的印记蔓延开来,绘就了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以礼为核心,以民为本的底色,跨越千年,历久弥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