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总结2022年执法协调小组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工作,4月23日上午,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召开了全体会议。省政府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组长郑海洋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金冬江主持。执法协调小组副组长、省司法厅厅长贺振华,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连红兵及执法协调小组其他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审议了《中共河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2022年工作总结报告》,研究讨论了《2023年度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河南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和《河南省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讨论稿)》。
郑海洋对2022年执法协调小组工作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的关键之年。各地、各级行政执法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新时代行政执法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刻认识行政执法的重大意义;要更加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增强行政执法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难点痛点问题,实现行政执法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更加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政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郑海洋强调,要突出重点任务,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探索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破解问题难题。深化七大领域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等领域行政执法队伍,组织相关部门厘清综合执法队伍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责权限,健全审批、监管、处罚衔接机制。推进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选择试点开展“综合查一次”,实行多个执法部门、同一时间、针对同一执法对象开展联合检查、调查,实现行政部门间违法线索互联、执法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刚性约束。持续推进行政执法岗责体系建设,选择部分执法单位开展试点,制定执法岗位手册,推动执法责任到人到岗,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情况及执法实践,建立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严格落实执法办案、日常管理、考核评价等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履行职责。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确保执法为民。广泛使用柔性方式,开展常态化服务型行政执法比武活动,深化“微宣讲、走基层”活动,实现日常管理多提醒、行政执法重劝导、解忧纾困有服务、矛盾纠纷能化解。改进完善工作方式,探索建立基层服务型行政执法联系点、联系员制度,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组织召开全省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创新工作交流会,推广典型经验,善于把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总结上升为制度,推动服务型行政执法进入新阶段。扎实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确保整治实效。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依法行政水平。针对梳理出的突出问题,按照“定领导、定责任、定方案、定时限”的要求加大整改力度,把问题整改与建章立制相结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研究,查清症结和成因,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长效机制,确保整治实效。
郑海洋要求,各地、各级行政执法单位要强化责任担当,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既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工作内生动力,又要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和制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不落空、见实效。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行政执法工作各环节、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行政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专题讲课、辅导讲座、实地参观等方式发挥先锋作用,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行政执法,使日常管理和行政执法中体现鲜明的宗旨意识和价值导向。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资格管理和执法人员标准化培训体系建设,严格落实“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把好执法人员入口关。优化学习培训方式,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整体水平,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考核评议制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促进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强化执法监督。严格履行行政执法常态化监督职能,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支撑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促进线上监督线下监督一体化融合,依靠科技赋能提升行政执法监督能力,全面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效能。通过采取“省级直通车”“正面规范+反面纠错”“驻站式”执法监督等方式,推动执法机制更加完善、执法行为更加规范、执法监督更加有力、诉源治理更加有效。注重示范带动。依规开展常态化创建示范活动,以创建促提升,不断加大对基层单位的培育指导力度,深入开展第三批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单位)和项目创建示范活动,适时评选表彰第四批河南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命名第四批河南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标兵),并通过开展“结对子、传帮带”活动,不断激发工作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