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有纠纷 先找司法所——上蔡县司法局邵店司法所为民服务纪实
发布日期:2021-11-11 信息来源: 基层工作指导处 责任编辑:崔玉林 编  辑:崔玉林

走进上蔡县邵店镇政府小院,一排整洁明亮的房子坐落在最显眼位置。秋日暖阳下,门头“中国司法”四个白底蓝字格外亮眼,围墙墙面上清晰标注司法所的职责范围、办事流程、工作人员名单、联系方式等内容的公示牌一目了然,默默传递着为民司法的服务理念。

这排房子,就是上蔡县司法局邵店司法所办公地,也是当地老百姓有矛盾纠纷时,第一时间想来“说说理”的地方。走进这个有着“全国模范司法所”“河南省五星规范化司法所”荣誉称号的司法所,近距离感受它的魅力。

 “有矛盾,来司法所,听人民调解员把道理摆一摆,这口气就顺了。”走访中,不少群众把找司法所当成了解决矛盾纠纷的首选方式。而且,随着规范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和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司法所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用心用情解纠纷 筑牢“第一道防线”

“要不是咱司法所出面调解,我家那一亩地可能现在还是一汪水呢!”提起邵店司法所,村民李玉平止不住夸赞。

去年6月份,她发现村里的某机械厂一直往外排污水,所有的水都排到了自家田地里,庄稼几乎全被淹死。她找机械厂负责人理论,负责人压根儿不肯好好谈。无奈之下,李玉平来到邵店司法所,找到所长张民和专职调解员胡少灵,希望他们能帮忙解决问题。

“当时是三伏天,张所长他们一趟趟跟着我去地里查看情况,一遍遍找负责人说事儿……”回想起调解过程,李玉平还是很感慨。终于,五六次调解过后,负责人松口,答应每年给李玉平400元作为补偿,并安排工人动手挖了个排水沟,此事最终平息。

类似的,还有邵店镇籽粒村村民李某车祸死亡赔偿事件。去年,在杭州打工的李某不幸出车祸身亡,对方不愿赔偿。李某的堂哥许运来找到张民,请他到杭州帮着出面调解。花了大概一周时间,张民和胡少灵为李某家属争取了85万元的赔偿。

人民调解是司法所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司法所建立健全镇、村两级人民调解组织。目前,邵店镇建立了一个镇调委会、20个村调委会,有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67名,每月定期召开两次工作例会,认真梳理排查矛盾纠纷,尽力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司法所不仅是群众的贴心人,也是我们镇党委、政府的好参谋、好助手。有司法所为我们排忧解难,我们才能安心搞发展……”在邵店镇党委书记郏富强眼里,司法所是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一环,不可或缺。

近年来,司法所参与化解的疑难矛盾纠纷有数百起,及时阻止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基层稳定有重要作用。此外,司法所还会帮忙对政府文件的制定进行合法性审核,充分利用法律专业知识,积极协助镇党委、政府运用法治思维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并为重大决策提供法律依据。

做好普法宣传 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10月29日14时,邵店镇石佛村文化大舞台前,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原来,这里即将上演一场精彩的法治文艺演出。

演出间隙,工作人员向观众们发放民法典、宪法、法律援助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并接受现场咨询。

“刚订婚,给了女方订婚礼金,还给她买了很多衣服、首饰,这能退不能?”“给邻村人扒房,工钱一天200块,刚干了两天从房顶摔下来,住院花了一两万,他不管,这咋办?”活动中,不少群众提问,工作人员耐心细致解答。

开展普法宣传,是司法所的另一项重要职能。近年来,司法所不断加大普法宣传工作力度,积极创新丰富普法形式,让基层老百姓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好习惯。

每年结合“普法宣传月”和“12·4”宪法宣传周等契机,组织工作人员在村镇和集市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结合农村地区多发的邻里纠纷、赡养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法律问题开展宣传。同时,结合“法律六进”活动,着力推进法治课堂进校园,增强学生知法守法意识。结合当下形势,该所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互联网+普法”模式,制作了邵店司法所专题宣传片,利用微信群、抖音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提高当地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以前,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出现了,村民们打架斗殴的多、说理讲理的少。经过这几年大力开展普法教育,现在遇到问题,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看看法律上咋说的,找司法所评评理。”郏富强说,这种好风气的形成,司法所春风化雨的普法宣传功不可没。

优化法律服务 打通“最后一公里”

“如果您有法律需求,请随时拨打电话159××××××××,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每个周一,张民都会在他所在的20个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里,一遍遍地重复发送这条微信。在他看来,这是扩大司法所知名度、提高服务实效的好方法。

和张民一起活跃在微信群里的,还有邵店镇的村(居)法律顾问、河南博建律师事务所律师尹春阳。除了每周定时来司法所的公共法律服务室处理群众法律咨询、代写诉状外,他还每天不定时地在群里分享法律知识、分析典型案例等,让法律变得触手可及。

2018年以来,司法所指导辖区所有行政村都高标准建成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并在每个公共法律服务室配备一名专职律师任法律顾问,实现了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为了提升工作实效,定期组织法律顾问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满足基层组织和群众对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的需求,让大家不出村即可享受到基本法律服务。同时,创新“微信+普法”宣传模式,建立镇、村两级共20个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邀请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入群,开展法律咨询解答、典型案例分析等普法教育,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法律服务工作室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实惠,我很感激!”提起石佛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该村村民姜香花赞不绝口。2019年底,她儿子在外务工时,不慎从工地上的脚手架上摔下来,住院治疗花了1万多元,但包工头拒绝赔偿。为此,姜香花来到工作室寻求帮助。最终,在村法律顾问任二涛及村干部的帮助下,姜香花的儿子顺利拿到了赔偿款。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在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进程中,基层司法所大有所为。”张民表示,自己将带领全体工作人员,紧紧围绕“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司法所人民调解、普法宣传、优化公共法律服务等职能作用,全力维护当地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