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更好服务保障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法治乡村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发布日期:2021-03-09 信息来源: 办公室 责任编辑:王天赐 编  辑:王天赐

  2月26日,全省法治乡村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关于法治乡村建设重要部署,对我省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作出安排。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维宁主持会议。省政协副主席朱焕然、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胡道才、省检察院检察长顾雪飞,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局长王晓光、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沈庆怀、省司法厅厅长申黎明等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乡村建设,把加强法治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为加强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要深刻认识法治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确保法治乡村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扎实推进。要持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建设法治文化、深化法治创建,筑牢全面依法治国的根基,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走出一条符合河南实际、体现河南特色的法治乡村建设之路,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河南奠定坚实基础。要充分发挥法治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在法治框架内想问题、办事情,夯实法治乡村建设民意基础,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制度化、法治化的支撑保障。

  会议指出,近年来,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工作要求,坚持以法治护航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法治乡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走在全国前列。出台《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省法治乡村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统筹推进人民法庭、检察室、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等基层政法单位建设,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党对法治乡村建设的领导进一步加强。扫黑除恶深得民心,夯实了执政根基。全省4个省辖市、78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全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229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785个村(社区)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法治创建成效显著。加强农村“雪亮工程”“一约四会”建设,深入开展重信重访、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民转刑”命案等专项治理,建立各类人民调解组织5.47万个,基层基础更加稳固。探索建立“一村(格)一警一法律顾问一支民调员队伍”工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和“三调联动”机制,制度机制不断健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会议指出,建设法治乡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提升涉农法治保障质效。加强涉农领域地方立法,完善法治服务体系。规范涉农行政执法,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及时提供普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打造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升级版。二要健全乡村平安建设机制。紧盯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短板和问题,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实体运作,进一步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架构。深化平安创建,在农村开展“六无村”创建活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一村(格)一警一法律顾问一支民调员队伍”长效机制,努力实现社会矛盾纠纷60%化解在村(居),30%化解在乡镇(街道),10%化解在县(市、区)。坚决预防“民转刑”和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三要严打涉黑涉恶等违法犯罪活动。巩固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深挖彻查、坚决打击农村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彻底铲除黑恶势力和腐败滋生的土壤,让乡村更安宁、群众更安乐。四要加快推进智慧法治乡村建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法治乡村建设,持续推进“雪亮工程”乡村全覆盖,加强移动端推广运用,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推进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最大限度发挥治理的整体效能。加快乡村网上政务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等便民举措。五要强化法治创建示范引领。深化“四级同创、三级示范”活动,按照“优中选优、逐级产生”的原则,突出示范质效,强化动态管理,增强法治创建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2022年实现全省法治乡镇(街道)、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全覆盖。把法治创建与文明创建、平安建设考核等结合起来,对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六要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民法典等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确保每个村有1个以上法治文化阵地。到2022年为每个行政村培养5-8名“法律明白人”。把普法宣传与传承我省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健全乡村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结合起来,让普法工作在乡村实起来、强起来、暖起来。

  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优势,加强统筹谋划,凝聚各方力量,为法治乡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一要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落实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二要强化统筹协调。依法治省(市、县)办公室要将法治乡村建设纳入乡村治理总体规划和法治建设整体规划。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法治乡村建设牵头作用,确保法治乡村建设有序推进、落地见效。组织、宣传、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加快建立与法治乡村建设相适应的工作体系,形成乡村治理人人参与、乡村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三要注重分类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大胆创新实践,寻求具有突破性的工作举措,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挖掘一批法治乡村建设的先进典型,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四要加强督查指导。强化考核评价,针对法治乡村建设重点任务和难点问题,结合年度绩效考核、法治建设督察等,细化项目,明确标准,划定节点,强力推动,切实提高法治乡村建设整体水平,为建设“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现代化河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省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30个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政法委书记和司法局长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和各县(市、区)设分会场。

  会上,宣读了全国第八批民主法治示范村命名决定、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命名决定;为30个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进行授牌;商丘市、南阳市、汝州市、叶县、民权县作经验交流发言。

相关阅读